說完,管事將懷里的一份賣身契遞給沈錦書。
“呵呵!果然是財大氣粗的展家少當家!”
沈錦書看著這張賣身契,嘴角反露出一絲悲涼。
隨即伸手收下了賣身契,索性派人將棗莊剩下的番薯給馮鐵錘他們送去研究折騰,便對他們說若是真能成功種出大大有賞!
沈錦書一回到棗莊,就讓沐雪臨將那個倒賣麥子的農戶給綁了進來。
“三姑娘饒命啊!
小的一時糊涂被豬油迷了心竅。
三姑娘再給小的一次機會,小的定痛改前非!”
原來,這人姓李,是棗莊附近村鄉的農戶,聽聞外邊米糧價格一天比一天就將家中的存糧倒賣出去換了銀錢。
本來,他賣自己的米糧倒是與沈錦書他們沒啥關系,可這人竟賣了紅眼,居然干起雞鳴狗盜勾當起來。
將注意打到棗莊這來,趁著眾人不注意竟偷溜進倉庫,想要偷取幾袋子的米糧換銀錢。
好在沐雪臨他們提前做了防備,這不給抓了個人贓俱獲。
沈錦書懶得去和這樣的人掰扯,直接派人將他所在村莊的村長給喊了過來。
告之前因后果之后,便讓村長看著如何處理,總之,棗莊的損失一定要有人負責。
村長倒是干脆,二話不說就讓人將其扭送去鎮上的縣衙,蹲坐幾個月的牢獄,以儆效尤。
話說,在錦嬿和采菊還未回來,馮媽媽便被老夫人給接走了。
“奴婢拜見老夫人!”
馮媽媽看著近二十多年未見的老主子,心下不覺一陣凄涼。
“多年不見,馮媽媽依舊是精神抖擻,看來這棗莊當真是個養人的地!”
老夫人抹了抹茶杯,眼神如同淬了毒一樣緊緊地盯著馮媽媽,話中有話地開口說道。
馮媽媽自幼便在老夫人身邊伺候,自然知道這看是慈悲面善的老夫人,其實卻是……
雙腿不覺打起了顫,撲地一聲便跪在地上,頭深深地點著地面,不敢抬起半分。
“聽說那丫頭在棗莊的動靜不小,說說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著馮媽媽依舊如以前那邊,老夫人便也稍稍放了心,冷著聲氣詢問起沈錦書到棗莊之后發生了何事。
“回老夫人的話,三姑娘初來棗莊,身子格外的羸弱……三不五時就發著燒……
后來,后來,王家姑娘來了棗莊探望姑娘,帶了好一些的藥材……”
馮媽媽故作害怕地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挑挑揀揀地說了幾件眾所周知的事情。
例如,王清漪前來探望,或是沐家兄妹常住棗莊
又或者……
“這丫頭,有幾分聰明,不聲不響地倒是比長房那個還要有幾分的出息,竟然能攀上王家和沐家。”
老夫人聽著馮媽媽的稟告,手里的佛珠不自覺地咯噔一下,按壓在手心,嘴角微微揚起,露出耐人尋味地笑意來。
“行了,別跪著了,左右年歲大了起來說話吧”
老夫人虛托了托,示意馮媽媽到身后來伺候。
馮媽媽得了話連忙起了身站在老夫人的身側,為老太太捏這肩膀:
“老夫人,老奴倒是覺得,三姑娘聰慧將來肯定是沈府的一大助力。”
沈老夫人認同地點了一下頭,隨即又想到沈錦書那張被毀了容的臉頰,不由得嘆了一聲,隨后也不再說任何話。
馮媽媽也不急,活了近四十年,如何會不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
主仆兩人又說了一小會兒話,馮媽媽便就再次送出了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