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現,紛爭起……”鐘離殤在心中默念著,希望能再次嘗試堪破其中一絲絲的結局,然而前方卻依舊是一片空白。
他眺望著遠山輕嘆了一聲,有些無力的搖搖了頭。
“師父,為何嘆氣?您有心事?”一個七八歲的男童聲音脆而沉穩的響起,接著很快走到了他的身邊。
那男孩長的極其俊美,劍眉星目,面如冠玉,小小年紀身上便有股大家之風,清澈而又干凈的眼神讓人不由地生出幾分心安。
鐘離殤回過頭看著身后站著的徒兒白連塵,緩過神色和藹地說道:“塵兒,書都念完了?”
“師父給的《百折經》第一卷都已念完,還練習了師父教的‘剛劍訣’。剛剛徒兒做了您愛吃的玉筍粥,來請師父去吃,卻見師父心事重重。不能為師父分憂,徒兒枉受師父教誨,徒兒有愧。”白連塵說著認真的跪了下去,虔誠而又帶著自責。
“起來吧,與你無關!是有些事為師算不出結局,心中有所擔憂。”鐘離殤單手扶起跪著的白連塵,邊與他解釋道。
“既然算不出,不知是喜是憂,又為何要擔憂?”白連塵清澈的眸子看著鐘離殤,一字一句雖稚氣卻說不出的大氣。
鐘離殤聽罷,憂郁地面色露出一絲淡淡地笑意。看著這個他最疼愛的徒兒,又回想起初見他時的樣子。
那還是他在七年前下山游歷時,在白連村的后山撿到的一個小嬰兒。那時的白連塵還只是一兩個月大的樣子,粉嫩的皮膚吹彈可破,水汪汪的大眼睛一閃一閃地看著他。他輕輕地抱在懷里,那個可愛的小嬰兒竟然沖他憨憨一笑,就是那個笑,讓他這個早已斬斷凡塵之人竟動了凡塵之心。
他抱著白連塵在白連村一家一家的問,是不是誰丟了孩子,無奈一天天過去,別說是白連村,就是其他周邊的村子也都沒聽說有任何一家丟了孩子。
他可預見眾多未來之事,也能看破很多過去之事,然從這個孩子身上他除了看到可憐與可愛外,再也推算不到其他任何關于這個孩子的事。
他心中感嘆,他的推算多半是在遇到無比干凈之事物時才會沒有作用,而這孩子正是如此,難道這是天意?
即找不到孩子的父母,又沒人收養,慈悲為懷的他便將他帶回了靈宗山,因是在白連村與他相遇,因此為他取名為白連塵。
一晃已經七年之久,這個他一手養大的徒弟從小就事事心細,沉穩內斂,心胸善良大度,修練也頗有天賦,小小年紀已然到達磅礴階,成為了古靈國百年來年紀最小到達此階的人。
從普通凡人到達圣域需要經歷洗塵、凈心、凝氣、通透、磅礴、凝神、知遠、堪破、圣域九個層階,而到凝氣階后又有初、中、高三個層階。天資聰穎者若洗塵較早,一般在十五六歲時可到達磅礴階,而白連塵卻剛剛七歲就已到達此階,除了他聰穎的天資,與他后天心無雜念的刻苦修練也有很大的關系。
白連塵看師父沒有回話,又道:“莫非師父已算出了是憂,只是不知是何種場面故而擔憂?”
鐘離殤從回憶中回過神,輕輕點頭,那份無法言語的擔憂再次浮現。
“師父,已知是憂,此時憂愁也無用。真正發生時或許會有其他辦法解決!您不是總說只要肯努力,肯付出,結局是可以改變的,那您擔憂的這件事也一定可以改變。徒兒愿意為此努力付出,為師父分憂!”白連塵看著鐘離殤認真的說道。
“塵兒說的對,擔憂亦無用,不如想法破解。走吧!”鐘離殤輕輕撫摸了下他扎的一絲不亂的發髻,拉起他的手緩緩向大殿走去。
靈宗山的山頂又恢復平靜,空谷中響起清脆的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