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家里吃的面魚,攪團,毛血旺等等也可以做個特色,就弄個館子?
似乎還行,但是不能掙大錢的樣子,宋赟把手里的刀幣數了一通,一共二十枚,也不曉得能夠換多少錢。
掙錢的生意有什么呢?
讀書人用的書籍紙張都是貴的。
但是原材料的選取制造雕版印刷,他一個孩子需要考慮的太多,遠遠不如吃食省心。
要不然開個青.樓?
這個想法剛從腦子里冒出來,就被宋赟自己打消了。他還是個孩子,不能接觸這么多不.良信息。
所以還是弄個吃食館子就行了。
現在的桐城已經有人多外地人過來,學習美食制作,或者周遭縣的人講自家孩子送來念書,還有是為了懷孕搞什么瑜伽。
總歸,桐城越來越熱鬧了。
那個鋪面位置好,不管做什么,都不會賠錢。
宋赟將手里的刀幣收起來,準備來日去找毛氏,將購買鋪面的事兒給解決了。
這一.夜。
宋家燈火通明,不管是祁老先生衛太傅,還是墨家的人都愛挑燈夜讀,作為適合學習,又喜歡學習的人,對如何增加記憶力,會更專業。
然而即使晚睡,這些人在第二天的早上照樣早早就起來了。
固定的作息,不會因為某一天的耽擱就會改變。
宋赟偷偷溜出去辦自己的事兒。
墨崢則是往小實驗走去,將所有的試驗統統做了一遍,更直觀的分析了什么叫氧化還原,什么叫化學變化。
甚至,此刻的墨崢非常想要把顯微鏡給做出來。
如果有了顯微鏡,那么他就可以看見一些細微存在細微變化,甚至對于原子分子跟電子充滿了好奇。
墨家人在研究在進步的路上是不會停止步伐的。
這是前年下來培養出的信仰。
也是墨家人生而追尋的真理,此刻有了捷徑,自然不會去放棄。
宋時初走出房間,瞧見院里的人精神狀態發生改變,聳聳肩,沒有深究,也不用深究,不就是頭一次面對化學帶來的世界的改變,有些暫時理解不了。
衛太傅跟祁老先生從學堂回來,立馬研究去電池匣子。
這次,終于懂了為什么宋赟能夠做出蓄電池匣子,而他們不行,因為他們只掌握了物理跟自然知識,化學這方面太少了。
兩人看一眼帶著黑眼圈的墨崢,說道:“明日.你就可以去教學了,你是教導體育的先生。”
“……”墨崢低頭看了一下自己腳上的木屐。
帶著一群孩子上體育課?
如果放在剛來的第一天他可能不知道體育是什么意思,但是現在,體育包含蹴鞠騎射跑跳等等,是個耗費力氣的事兒。
感覺有些大材小用,不過墨崢沒有去辯解。
體育就體育了,總歸是他主動提出的申請,至于為什么會是體育,墨崢心里也有些猜測,學堂有學堂的章程,那邊培訓出來的先生都可以分工往班級上課。
若是他橫插一腳,那些參加培訓的夫子心里肯定會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