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出各方面的人才,夜色降臨,小院的燈光還在閃閃發熱。
宋時初抬眼盯著掛在廊下的燈泡,一時間有些思念宋赟,小孩子學的東西如果不能繼續復習,如果不能自己去自學,很快就會忘光。
后世經常會有人自嘲說,高三才是自己一生中知識儲存最多,學識最為淵博的時候。
對于普通人來講,也的確是如此。
身為父母,她希望孩子優秀,也期望孩子庸俗。
優秀的人往往會更辛苦,普通人卻會平平順順。
“大半夜的不睡覺,在憂國憂民?”衛太傅的聲音在宋時初背后響起。
宋時初回頭,對上同樣睡不著的衛太傅,輕輕笑了一下:“憂國憂民的是您呀!”
“去去去,我老頭子一把年紀了,打算在這個小地方養養老,教教書,就你事情兒多,將一個爛攤子放在我這里,如何睡得著。”想到這些衛太傅就惱怒。
他已經是三朝元老了,不管以后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
只要人類不滅絕。
在歷史書上都會存在他的名字。
才享受了一年不到,身邊就多了一個皇家血脈。
瞧著人品還不錯,若是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雖然不能抱著建功立業,將整個皇朝代入嶄新的歷史,但是總歸不會跟現在龍椅上的那位一樣,不管天下蒼生。
只在意自己的位子做的穩不穩。
如果不指導一番,他死都不會瞑目。
但是去教導,又是得費心血操心勞力。
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頭子啊!
燈光下,看宋時初的目光越來越幽怨:“都是你找事兒。”
“您可以不管啊!”宋時初耍無賴的聳聳肩。
衛太傅??
能不管他就不幽怨了,直撂攤子不干了。
瞧著眼前的老人家氣的胡子都給吹了起來,宋時初立馬安撫:“壓力別太大,不還有個祁老先生,那位也是大儒,覺得累了就讓他接手,教導帝王你們已經有了經驗。”
“……”但是經驗并不是很管用,龍椅上現在坐著的人,也是他們看著長大了。
不還是一個昏君,先皇也是他們教導出來的,是一個比較英明的君主,只可惜壽命不長。
“都敢說什么帝王不帝王了,若是生在京城,就你這一句話,腦袋都得保不住。”衛太傅警告一聲,戳了戳宋時初的額頭。
宋時初笑了起來。
所以,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她就不愛了。
還是這鄉村原野的風景好。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就個字回到房間休息。
次日一早,太陽升起,將大地照亮。
因著雪災問題,開學以后,學堂的孩子又多了幾個。
甚至不少的孩子就沒有教學費,來學堂的目的也不是念書,而是在這邊蹭個飯菜。
學堂有小飯堂,外面過來安排在靠山村的村民,為了讓自家孩子吃個飽飯,就把人塞進去,情況最壞也不過是孩子被趕出來。
對于早了災難的人來講,小孩子的臉皮都不算什么。
只要能填飽肚子,厚臉皮一下算什么。
這就導致經常會有去飯堂比較晚的人沒有吃的。遇見這樣的情況,即使性格好如衛太傅也沒有繼續縱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