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霞的爸爸盯著陸峰,眼神發亮,似乎陸峰在管理上,有著讓他很認同的東西。
“時間短、范圍廣、羊群效應集中,說明切中了很多普通人的心思,這也恰好說明我們國家的醫療衛生條件,醫療科普需要加強,而且我感覺的出來,這款三株口服液的銷量將會呈現爆炸式的,如果這兩個社會痛點不解決掉,后面還會出現更多這樣的企業,這樣的產品!”陸峰朝著老爺子道:“您不應該去寫信查封這家企業,您應該寫信讓國家加強這兩方面的投入!”
陸峰說的沒錯,三株口服液的吳總拿著三十萬在1994年八月份成立公司,十二月底銷售額破億,第二年銷售額直接干到了二十個億,若是論在市場上撈老百姓的錢,陸峰真比不過這些人。
他頂多算是資本的薅手!
九十年代的公司,成立一年多賣了二十個億,你就是寫成小說,怕是讀者都認為你在扯淡,一點都不真實。
然而這就是現實,保建品的暴利被太多人盯上了,隨后什么腦白金、生命一號層出不窮。
老爺子已經呆在了當場,沉默了好一會兒,問道:“你說你是什么學歷?”
“我是小學!”陸峰回答道。
“現在做買賣啊?沒看出來,你對于社會管理問題,還是很有眼光的嘛。”老爺子看向了阿偉,問道:“阿偉,你覺得這個事情,怎么樣?”
“額........。”
阿偉除了拍馬屁,其他的也不太會啊,整個人被問住了,想要說點跟陸峰不一樣的,可腦子里空空如也。
“我還是覺得,商人就應該管,重點打擊才能讓社會更好,該封就封,該罰就罰,這樣他們就不敢了。”阿偉回答道:“我主要還是對金融體系了解,這方面您老是專家。”
張鳳霞的爸爸點著一根煙,他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陸峰和阿偉,開口道:“阿偉,你對金融體系了解的比較多,地方銀行發展,你覺得目前國內的狀態怎么樣?”
鳳霞媽媽提到銀行體系了,這就是給阿偉遞話啊,笑著道:“這方面你是專家了。”
“我對國內地方銀行還真的做過一些考察,相比較西方,我們的銀行體系太差了,完全是兜底的狀態,不敢讓銀行破產,不敢讓外資進入,這樣一來,銀行流動資金就少,投資很不活躍,無法為地方制造就業,為企業輸血,我覺得,要大刀闊斧改革,降低負債,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優秀企業中,簡單來說,鼓勵銀行進行高頻率投資,促進資金流動性。”阿偉很是認真道:“資金流動大,帶來的是各行各業的繁榮。”
“說的太好了,雖然我沒聽懂啊,可是這種高端的金融知識絕不是我這種普通人能接觸到的。”表哥吹捧道:“將來在國內絕對是銀行家級別的。”
鳳霞媽媽對銀行不了解,但是看自己男人的臉色,好像這個回答并不太滿意。
“陸峰,你覺得呢?”他朝著陸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