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的面色緩和了許多,陡然生出一絲生機之氣。
“白帆!”
白帆沒有辜負陳文的期望,很流暢地回答道:“第六,類型學分析,要對同類器物進行器型分期整理。第七,器類統計。一個考古工地的統計標準必須統一。第八,挑選正標本。正標本即為繪圖與需發表簡報、報告時所需的文物標本,需能夠全面反映遺址的考古學文化面貌。挑選時要把所有器類、所有型式、保存完整、特殊器型都挑出來。此外,在給挑選出的正標本進行編號時要避免重號、空號。第九,繪圖。第十,做卡片及編寫發掘報告。”
“下面,誰來向陳文提問?”
“我來!核對圖文資料時,要注意哪七個對應?”
陳文心中一喜,這人不愧是他的好哥們,提了個最簡單的問題。
陳文清了清嗓子,回答道:“核對圖文資料時,要注意的七個對應,即每個探方的四壁剖面圖對應、平剖面圖對應、比例尺對應、平剖面圖的關鍵點對應、相鄰探方的點對應、圖與層位關系表對應以及圖與文字對應。”
馮教授充當了臨時主持人,“下面,請陳文同學提問!”
陳文沖阮芳華羞澀地望了望,“我……我想請阮芳華同學,來回答我的問題!”
阮芳華非常反感的是,老馮喜歡喊她答問就罷了,一些同學也似乎喜歡和她過不去,逮著機會就喊她答問。
她這個學霸之名,估計是答問答出名的。
她心里縱然有千萬匹馬齊齊奔馳過,也只得老老實實地站了起來。
陳文:“標注和分類統計要注意些什么?”
阮芳華:“標注時,無論是貼標簽、拴標簽還是在器物上直接編號,都必須核對好編號再寫標注。分類統計,要按照同一個標準,依據最小的堆積單位進行統計。”
臨時主持人馮教授又開始進行盡職地主持工作,“做好考古日志記錄,有利于后期室內資料的整理和報告編寫。請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下面,有請阮芳華同學提問!”
阮芳華毫不猶豫地點了新來的馬云騰同學回答她的問題。
“馬云騰?”
馮教授顯然很是驚訝,他重復了阮芳華剛剛說過的人名。
馬云騰還沒站起來,因為有眾人的視線齊齊指引,戴著眼鏡的馮教授似乎這才發現,阮芳華座位后面來了個新面孔。
也許,馮教授眼里的熟面孔本來就寥寥無幾。
大部分同學雖然青春靚麗、歡脫可愛,可在馮教授看來,全是清一色的陌生面孔。
只有阮芳華、沈一鳴、白帆、李宇揚這樣的優秀學子,才能夠進入他那雙異常挑剔的法眼。
當馮教授完全看清楚馬云騰的面孔時,表情更加怪異。
“馬云騰?你來干嘛?沒想到竟然是你……”
沒等馮教授說完,也不等大家反應過來,馬云騰快速站了起來,沖馮教授極為紳士地鞠了一躬,“學生是從京大交換來文理學院的交換生!沒想到,只是一面之緣,竟然能讓馮教授記住學生!您是夏商周考古的業界泰斗,多年來一直在從事一線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學生很是崇敬!以后,還請馮教授多多指教!”
“啊?你……”
一向老成穩重的馮教授,首次露出不太和諧的面部表情。
但是,他沒有將心里的疑問繼續說下去,而是將話題拉回到提問交流上來。
他畢竟也是一位有多年課堂主持人經驗的老咖,hold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