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匣并未上鎖,馬云騰一下就直接打開了。匣內是一把很沉的古樸的長劍,劍鞘上同樣有紫光隱現,馬云騰用力拔了許久才將那劍拔出,劍氣凌冽如嚴冬的寒風撲面而來,馬云騰小心翼翼地將劍身放到了九龍座上另一側,那劍身如烏金般漆黑,上面刻著“天樞劍”三字,其上還有許多密密麻麻的篆體文字。
難道是劍訣?馬云騰黯然苦笑,折騰了這么久,就是為了把破劍?我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凡人,什么功夫底子都沒有,拿這把破劍能干啥,這么重,我能扛多遠?真是坑爹啊。還是先看看有沒有可供充饑的東西,說不定還有什么仙果神水,那豈不是長生不死了?等等,我不是神仙了么,神仙都是不吃不喝的吧,我怎么還是覺得饑渴難耐呢?原來神仙也是要吃要喝的啊。
不一會功夫,馬云騰果然覓到了不少果子,剛摘下,很新鮮,都是晶瑩剔透,泛著淡淡的玄光,農藥化肥什么的應該是沒有的,但有沒有毒,吃了有沒有特殊副作用,就不得而知了。不管了,先吃了再說,味道倒是脆爽清甜,腹內總算是填飽了,可還是有點不適的感覺,還是人間的飯菜好哇,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啊。
馬云騰在那龍座上慵懶地躺下,待恢復了些許氣力,信步四處閑逛,仍然不見任何人,也沒發現任何動物。倒是在一間貌似臥室的所在,發現了七顆晶瑩剔透的“石頭”,也不知是何種材質,莫非是所謂的晶石?其中一顆散發著藍紫淡光,呈立體五角星狀,最為特別。其余六顆皆為彈珠般大小的球體,但是顏色各異,紅,綠,藍三色各兩顆。
馬云騰將七顆“晶石”全部收入自個囊中,繼續往前探查。不知不覺又來到了一座典雅的樓閣之前,上書“嫏嬛”二字。是《天龍八部》里的瑯嬛福地,還是天帝藏書的地方?馬云騰又開始了一系列的狗血聯想。里面果然書山書海,但馬云騰卻無動于衷,一本書都沒打算翻動。難道他只能在這個死氣沉沉的地方看一輩子破書?他還是尋思著能不能弄點野味改善下伙食的大計,于是,匆匆走出了“嫏嬛”書閣。
“涼冷輕煙帶杖藜,蒼蒼倒影斜陽夕。”寂靜的曲徑回廊之上,馬云騰落寞的獨自吟誦著,他所踏足之處仍不見一個活物,連野雀野兔都不見一只。瓊樓玉宇,有毛用?真是高處不勝寒啊!
不過此處的空氣著實新鮮,氧氣似乎特別充足,肺腑尤為舒暢。
放眼望去,林木蔥郁、怪石嵯峨,古藤懸吊、百卉溢香,清溪流瀉,幽靜空曠,比那世外桃源更勝一籌,更難得的是,還有為數眾多變化多端的溫泉遍布其中,不僅有普通的熱泉、冷泉、甘泉、酸泉、苦泉,甚至還有不少狀似機械泉,如氣泡泉,波浪泉、漩渦泉、雨狀噴淋泉、霧狀噴淋泉……既有露天浴池,又有室內浴場,皆玄妙無比,隱現仙靈之氣。
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沐浴溫泉七七四十九日羽化升天的,軒轅黃帝在黃山溫泉洗過澡,頭發由白變黑,返老還童,黃帝極為高興,便稱黃山溫泉為“靈泉”。從此,溫泉聞名四海。面對氤氳花海之間,沁香四溢的諸多溫泉,馬云騰不禁心神蕩漾,豁然開朗,暫時忘卻了獨自一人凄涼立于此處的種種愁緒,放開所有不良情緒,專心享受溫泉之趣,“浸、淋、泳”反反復復搞了個全套。
他先在不同溫度的池中反復浸泡,特別是在一座約莫40℃的溫泉池中浸泡,感覺特別刺激,皮膚好像有千萬支細針進行針灸治療,舒服暢快之余,不由得憶起了他曾有幸泡過的那最為著名的素有“天下第一溫泉”之稱的陜西華清池。秦始皇、唐太宗、唐玄宗等杰出帝王,都曾與那華清池結下緣分。西周時,還沒有“華清池”之名,名為“星辰湯”,幽王曾建有離宮,秦始皇又修筑離宮,引泉入室,起名“驪山湯”,漢武帝時再度擴建了離宮,唐太宗也營建了許多宮閣,如“湯泉宮”等,唐玄宗又大興土木,就山勢興建行宮,改名為“華清宮”,規模更為宏偉、富麗,有二閣、四門、四樓、五湯、十殿。唐玄宗每年冬天攜楊貴妃游宴、沐浴,詩人白居易曾在名詩《長恨歌》中賦:“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想到此,馬云騰恍惚間似乎看見了一嫵媚迷人閉月羞花的少女向他盈盈一笑,轉瞬消失于薄霧中,他呆愣了許久,不知是產生了幻覺,還是做了一場短暫的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