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五百邊軍,或者說也許有五千邊軍,如果定武軍也加入的話。
五千邊軍在汴梁意味著什么,沒有人比趙哲更清楚。
邊軍的戰斗力,遠遠不是上四軍能比的。
大宋之國之初,上四軍當然是最能打的,戰斗力最強的,所以他們才能駐扎京城,拱衛皇帝。這本身也是大宋朝廷強干弱枝的策略之一。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些軍隊在京城這個花花世界,終于還是不可避免地墜落、腐化下去了。
自己推動邊國與上四軍輪換的時候,心中當真是沒有什么私念的。只是想著,如果十幾萬上四軍軍隊,能夠達到邊軍的戰斗力,那么,大宋伐遼一統天下,便可以真正的提上議事日程了。
因為在河北多年的趙哲,是看準了現如今的遼國,便如同大宋一樣,都患了病,而且還不輕。
兩個病夫的較量之中,誰先治好了自身的病,便能將另一個還沒有好的家伙摁死。
可是怎么也沒有想到,就是這一條建議,竟然讓官家,讓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猜忌上了。
河北路上對遼的節節勝利,
朝中官員對自己的大力推崇
民間百姓對自己的喜愛,
這些,都成了自己的原罪。
而自己推動的軍隊輪戰策略,竟然成了心懷不軌,意圖謀逆。
崔昂,只不過一小丑耳。
真正想動自己的是,正是自己的父親。
許是蕭定當年十挑一百的壯舉,嚇著了父皇了。
天地良心,自己真沒有半分不良之意啊!
自己只不過是想大宋這個龐然大物早一點把病治好,早一點能抖擻精神,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得過且過。
說起來,遼國的底子要比大宋更厚實啊!他們沒有大宋富裕,所以他們的尚武精神,還沒有徹底丟棄,如果遼國有朝一日換上了一個英武有為的家伙當皇帝,比方說那個耶律俊,那大宋朝可就真要危險了。
官家,現在才五十出頭,而且精神健旺,勁頭兒十足。
趙哲緊緊地握起了拳頭,仰天長嗥!
五千邊軍,如果自己當真發動的話,以這五千邊軍的戰斗力,并不是沒有成功的希望的。
而且,自己在朝中,也不是沒有得力的盟友。
河北路安撫使馬興是支持自己的!
西北行軍總管蕭定不用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