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不是沒有想要阻止林立,但是沒人能攻破林立的渾天神鑒黃金篇。
林立正在向世人展示,一位絕世武者,如何改變戰爭的走向!
在林立和王守仁的帶領下,義軍士氣如虹,收割人頭。
相反的,寧王這邊一潰千里,徹底沒了反擊機會,慢慢被十萬義軍打的落花流水,只有小部分戰艦,護著寧王離開!
林立和王守仁知道不能趕盡殺絕,否則會激起寧王全軍反抗之心,不如留一條出路,讓他們潰逃。
潰逃的結果,就是兵敗如山倒,鄱陽湖徹底籠罩在火光之中!
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一天才結束!
戰后,王守仁統計,一場大火最少燒了寧王五萬精兵,這些人大多是落水淹死的,可以說寧王的老底都快打沒了。
除了殲滅五萬精兵外,還有三萬人投降,三萬人潰散逃走,如同驚弓之鳥,再也構不成威脅!
至于剩下三萬人,則護著寧王退守上饒,暫時休整,撫慰受傷的心靈!
義軍方面,損失很小,只有大約千多人損失。
此戰可說是大獲全勝,也打出了朝廷平叛的威風!
不少距離鄱陽湖附近的反王,聽說此戰后,立刻嚇的當起縮頭烏龜!
十八路反王,以寧王和太平王實力最強大,如今寧王十多萬大軍都快打沒了,你讓那些實力弱小的反王怎么辦!
有些反王手中,兵力都不過萬,拿什么抵抗朝廷!
鄱陽湖之戰的意義,就在于震懾眾多弱小反王,讓他們躊躇不前,林立的目的就已經達到!
敲山震虎,殺雞儆猴,才是林立的根本目的!
寧王帶著三萬殘兵,不敢再走水路,直接登陸,如同喪家之犬,一路向著西方而去。
因為南昌已經落入林立之手,寧王根本沒有退路,只能漫無目的逃亡。
但是寧王并沒有完全絕望!
林立和王守仁心里都清楚,寧王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太平王!
單獨一股反王勢力,并不強大,但是十八路反王聯合起來,恐怕就連朝廷都要頭疼。
之前寧王是想憑借自己距離南京近的優勢,先一步占據南京城,占據主動,然后再號召各路反王,一起清君側。
可惜鄱陽湖大戰徹底打醒了寧王,讓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打仗的料!
現在寧王唯一的希望,就是與太平王匯合,然后以手中衣帶詔作為本錢,號召天下各路反王。
當然了,以后寧王自然以太平王馬首是瞻!
林立和王守仁很快就猜到寧王的心思,短暫的交流一番后,得到共識。
必須先把寧王解決,把衣帶詔拿到手中,否則反王占據大義名分,會很麻煩!
只要證明寧王手中衣帶詔是假的!天下諸多藩王才能安穩下來!
大軍行動速度太慢,林立與王守仁當即決定,只帶少量人馬追擊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