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抓到嬴政,毫不遲疑,帶著『符甲天軍』就準備返回邯鄲。
趙王下過死命令,讓他一個月內帶回嬴政,算算日子,已經過去十三天。
嬴政自從落到廉頗手上,倒是很老實,不哭不鬧,配合著廉頗!
“我知道你是在等那人來救你,老夫勸你死了心,在沒到邯鄲之前,你與老夫時刻在一起,那人沒有半點機會!”
廉頗一直將嬴政帶在身邊,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就連上廁所都派人監視嬴政。
“廉老將軍,你雖然貴為趙國上將軍,但始終得不到趙王的信任,之前長平之戰,趙王臨陣換將,把您撤回,派一黃口小兒趙括代替你,這就說明趙王不相信你!”
嬴政對廉頗說道:“不如將軍隨我回大秦,秦國向來求賢若渴,以將軍大才,定會被重用!”
廉頗冷哼道:“你小小年紀,陷入敵營,還能鎮定自若,甚至還想招攬我,如此心計,若是放你回秦,必是我趙國心腹大患!”
嬴政苦笑道:“我之所以鎮定,是因為我知道,趙王不會殺我,活著的秦王孫,比死了的有價值!
至于招攬將軍,完全是我個人為將軍不值!”
廉頗好笑道:“你這娃娃懂什么?”
嬴政正色道:“將軍為趙國立下赫赫戰功,卻被趙王猜忌,滿腹兵法韜略不得施展,我為將軍不值,難道不對嗎?”
廉頗臉色漸漸陰沉下來!
因為嬴政說到了廉頗的心坎里!
想他廉頗為趙國,鞠躬盡瘁幾十年,開疆拓土幾千里,可最后得到了什么!
趙國原本只是七國中的小國,國力不強,因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而強大!
趙武靈王被兒子餓死后,趙國逐漸式微,是廉頗一干老臣,披荊斬棘,開疆拓土,才建立了能與暴秦相抗衡的強趙。
可惜趙國一連三代君主資質平庸,偏偏還短命,造成君弱臣強的局面。
每一位趙王繼位,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老臣的權利。
廉頗可說是趙國軍方第一大佬,自然是趙王最想打擊的目標!
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廉頗苦苦支撐,舉步維艱,實在苦不堪言!
但是廉頗對趙國還是有感情的!
所以大秦屢次進犯,廉頗都是挺身而出。
勝仗打的多了,趙王對他的猜忌就更甚,偏偏趙國名將大多早亡,廉頗獨木難支!
長平之戰前,廉頗最大的政治盟友,趙國丞相藺相如病死,他的境況就越來越差!
好在這幾年,趙國軍方出了一個李牧,廉頗很欣賞這位年輕人,大力培養,甚至力排眾議,將之調往北方前線鍛煉,打擊匈奴人!
名將從來馬上取,沒有經歷血與火的洗練,是不可能鑄就名將兵法的!
廉頗調李牧去邊關,完全是好意培養,可在有些人眼中,以為他嫉賢妒能,打壓年輕將領,故意為難李牧!
偏偏趙王還吃這一套,三番四次將他招入王宮訓誡,君臣失和的消息天下皆知!
廉頗心中的苦被一個九歲的孩子道破,這人還是大秦王孫!
還真是諷刺!
“秦王孫,你不要再巧舌如簧,我廉頗對趙國忠心耿耿,根本不可能去秦國!
況且我若是真入秦,恐怕比在趙國還要慘吧!”
就像趙人痛恨秦國,秦人一樣恨趙國,尤其是廉頗。
因為長平之戰,不光是趙國死傷百萬,秦國也沒好到哪里去,幾十萬血債,一樣要落到廉頗的頭上!
廉頗若真的叛趙歸秦,最后只會落到了個里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