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的東西多了,可不僅僅是隕石,還有各種太空垃圾,甚至尸體。
那些在太空出事的宇航員,幾乎是不會花大力氣去找回來的,就任由他們在太空中漂浮。
要知道,在太空中,尸體沒有腐爛的環境,腐爛是因為微生物的生長而引起的,在太空中有各種各樣的射線會將微生物殺死。
而太空中的溫度非常低,也沒有氧氣,細菌要在氧氣的作用下才會生存。沒有氧氣,自然沒有細菌去腐爛身體,所以,這些太空尸體會存在很久。
“那還是算了,挺麻煩的!有落在地面上的,我們就撿,撿不到也沒必要強求。”楚檸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種想法。
至少現在還不能這么干,以后發展起來,或許專門成立太空探險隊都不一定。
三天后,楚檸通過地下城外面的拍攝儀器,觀看到了這場壯觀的隕石雨。大部分隕石還沒落到地面,就被燃燒殆盡。
“大家都不緊張呀!”楚檸忍不住笑道。
一起觀看隕石雨的還有陳志遠等人,他們解釋,只要不是大質量的小行星天體撞擊,大家都沒必要擔心。
尤其是對生存在地下城的人而言,他們的地下城位于幾公里深的地方,小隕石撞擊對他們都造不成傷害。
如果是大質量的天體,別說他們普通人,聯合政府都十分頭疼呀!
“只要不是彗星之類,那就不用擔心。”趙軍說道。
上一年,他們就遇到了擦肩而過的彗星,將所有人嚇了一大跳。
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云霧狀的獨特外貌,由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組成。
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恒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于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彗尾一般長幾千萬千米,最長可達幾億千米。
有人可能會覺得,彗星不容易碰見,怕什么?
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彗星并不少,在太陽系的外圍圈,就有一個特大的彗星區,里面有數以千億的彗星。
這些彗星,時不時會闖入太陽系之內。
太陽系之內,至1973年,已被人們記錄“歸檔”的彗星就有1500顆。但算出了軌道的還不足一半。而其中又有一半左右,其軌道是拋物線或雙曲線,對于這類彗星,實質上只是一個“過路客”,我們見到的是第一面,也是最后一瞥。
像上一年遇到的那顆彗星,以后人類再也不會看到它。
不像哈雷彗星,它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
不過,地球要逃離太陽系,這枚彗星以后同樣不會再遇到了。
“收集隕石的事,就交給我吧!”趙軍說道。
現在的隕石,沒什么人撿,所以不用著急。就算有人撿走,不用花多大代價就能收回來,隕石在這個時代確實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