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嗎?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的孩子能一直免費讀到初中。”另一個村民開心道。
他只是一名接受五年教育的人,在中國,他屬于小學還沒畢業的。但他已經是村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
“這一代的小家伙們有福了。哪像我們?想讀書都讀不起。”
“還是得感謝將軍,讓我們的孩子有書讀。他對國民是真的好,村頭那小子不是去參軍了嗎?嘖嘖!人家的收入真高呀!”
“可惜,沒有名額了,不然我也去當兵。”
……
經過十來天的努力,兩棟一層的樓房建好。這儼然成為村里最大的建筑,其中教學樓有六個教室,一個教師辦公室。另外一座建筑是宿舍,可以學生住,也可以老師住。
他們村的孩子,當然不用住校,其他村的就不一定。
而老師,據說還會有一名中國教師援教,同時還將是這座小學的臨時校長,他們肯定得住在學校。
這天,來自中國的教師帶著其他幾名老師進村。
村民們舉辦盛大的歡迎儀式,歡迎來自中國的教師。這些真心幫助他們的人,他們都會記在心里。
楊樹就是這次支援東帝汶教育的一員,他選擇這個村子,是聽說這個村子的民風淳樸。
其實,他挺無奈的。
他就讀的師范大學沒什么名氣,畢業之后,很難找到比較好的崗位,邊遠山區有崗位,你去不去?
每一年,師范畢業的大學生很多,而教師的崗位就那么多,一個蘿卜一個坑。所以,老師的職位也很緊張,不是你想當老師就當老師的。
就在楊樹糾結的時候,一則消息傳到他耳中。政府組織一批老師,支援出國支援東帝汶的教育事業。
楊樹看了待遇,頓時心動。
能出國,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經過一夜的思考,他終于下決心,準備“出國深造”,給自己積累一點履歷。
于是,他來了,而且一上任就是當校長。
這就有點牛逼,盡管眼前只是一座很小的小學,可好歹是個校長呀!
村民們舉辦的歡迎儀式,讓他得到了極大地滿足,他能看出這些村民們的尊重。
東帝汶教育部發布了一則公告,要求全國適齡兒童都要到學校學習,同時將中文作為一門課程,列入中小學。
醫院里,來自中國的醫療團隊,帶來了先進的醫療儀器,在首都舉行為期三天的義診,免費給這座城市的居民診斷。
這一幕幕,東帝汶國民都看在眼里。除了極個別的白眼狼,他們幾乎都對中國產生巨大的好感。
此外,東帝汶唯一的一座公立大學——東帝汶國立大學宣布,將和中國南方的一所大學建立合作。
今年,他們將派出五十名留學生,前往中國學習。
一時間,東帝汶和中國各個領域進行合作和交流。這波操作,看傻眼了很多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