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馬上指派專門的團隊,開始按照技術搭建生產線。
“大劉,家庭服務機器人的生產由你負責,加快速度,我要在兩周之內看到第一條生產線。”張向北跟一位年紀比他還要大的人說道。
這位大劉,原名劉洋,原是某家巨頭公司的技術高管,因為受排擠,轉投龍行集團。
劉洋一瞧這機器人,頓時打了雞血。他來到這家公司才一個月的時間,沒想到就受到了重用。
眼前這款機器人,一看就是爆款,可張總就這么交給他負責。
他連忙站起來,鏗鏘有力地說道:“保證完成任務。”
廠區已經安排好,政府給他們預留了很多的發展空間。照這么下去,這個高新科技園區,他們公司將會占據一半以上。
“葉經理,你們宣傳部門盡快做好宣傳的策劃,一周后,我要看到預熱的廣告,不用省錢。”
這就像一部電影,還沒上映,就提前預熱宣傳,炒起來。
一名穿著職業裝的干練女子點頭,卻又問:“我們要不要找人代言?”
目前,他們公司的產品每一款都賣得很火爆,甚至說不用投入廣告,他們的訂單都雪片一樣飛來,根本生產不過來。
比如糖尿病的特效藥,僅僅是中國的市場,他們加足馬力都生產不過來,更別提其他國家的訂單。如今,他們的特效藥生產車間一共建了十五個,拼了命地生產。
“說說你們部門的想法。”張向北沒有搞一言堂。
“家庭服務機器人不同于我們前面的產品,屬于自產自銷,也不同于糖尿病特效藥,訂單排滿。這個產品,并不是生活必備品。我認為,大力宣傳很重要。而宣傳,找代言人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宣傳部的葉經理侃侃而談。
芯片和汽車電池,他們只負責生產,畢竟這只是一個小部件,并不能算是完整的商品,所以沒有必要自己投入宣傳資金。
而糖尿病特效藥的生產個銷售都是他們公司一手抓,可這種藥物,只要是糖尿病患者,就沒有其他的選擇,差不多是必須買的,同樣不需要什么廣告。
機器人就不一樣,它對人民的必要性甚至還不如一臺手機。
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手機有嚴重的依賴性,脫離不了。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要用到它。
可機器人,很多人覺得沒必要,洗衣服有洗衣機,吃飯可以點外賣,掃地有專門的機器等等。
張向北聽后,思考了幾秒鐘,同意了葉經理的說法。
“可以,但我們要找的代言人,形象必須要正,沒有什么負面新聞的,寧缺毋濫,明白嗎?不用太過追求代言人的名氣、熱度之類,我們公司就代表熱度,不需要蹭誰的。”
張向北有底氣說這種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