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公司不這么做,被其他公司搶先合作,他們公司的產品直接落后一二十年以上,還怎么玩?
等死吧!
因此,明知道這種合作不是長久之計,明知道是個坑,卻還是得跳下去。
“我們可以先佯裝和他們合作,暫時用他們的人工智能,然后研究、復制他們的技術。”梳著中分頭的高層提議。
提出這種建議,相當于山寨別人的技術,他一點羞愧都沒有。
他們日本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山寨的歷史,從古時候山寨唐宋等中華文化和生產技術,近代則是山寨西方的科學技術。
正是這種山寨精神,讓他們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他人聽后,統統沉默起來,算是默認了這種做法。在他們看來,山寨并不可恥,只要能復制出對方的技術,稍作改動,就是自己的了。
隨后,他們迅速指派一支談判隊伍前往中國,尋求合作。
然而他們能想到的,其他公司又如何想不到,紛紛派人前往中國。
這次龍行公司的機器人預售,令他們再也按捺不住,都有預感,機器人產業要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
按照他們推測,龍行公司的這款機器人,最終全球銷量甚至能超過五百萬臺。按照一臺七千元人民幣計算,銷售額就能突破三百億人民幣。
僅僅一款產品呀!這其中的市場有多大、利潤有多高,可以想象。
分析到這些,哪怕是對龍行公司再不順眼的企業,也還是得捏著鼻子、舔著臉地尋求合作,沒有人會跟利潤過不去的。
龍行集團旗下的智能機器人公司,此時不僅擁有超過兩百畝的生產廠區,還有自己的銷售大樓等。
自從廣告打出去之后,機器人正式開始預售,他們公司的電話就響個不停。
一部分是消費者打來的,一部分則是經銷商等,他們希望拿下某個地區的銷售經營權,還有一部分則是同行,希望展開交流和合作的。
“合作?單獨銷售人工智能?”張向北聽到這種合作,立即思考起來。
機器人產業的蛋糕很龐大,他們公司是不可能一口獨吞的,張向北和楚檸早就想過。
同行們的想法,張向北很清楚,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
“這相當于他們生產電腦,我們安裝系統一樣。”公司的副總解釋。
他認為這生意可以做,和微軟公司差不多,我不生產電腦,只做系統。可電腦的運行,離開我就不行。
他們公司不可能什么機器人都去做,既然如此,還不如和其他公司合作,盡可能從其他種類的機器人身上也賺一筆。
這么干,還能減少同行們的敵意和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