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航天發射中心,這里的總負責人親自陪同楚檸等人,帶大家參觀內部的情況,還一邊介紹,好像楚檸不是外人一樣。
當然了,一些敏感的地方,不能拍照。
之所以能盡情參觀,一方面是李部長都陪同在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知道,楚檸可能掌握比較先進的航天航空技術,人家也有意相互合作和技術交流。
“嫦娥四號到了月球背面著陸后,還會進行生物實驗。”總負責人高求光跟楚檸和李部長說道。
“哦?怎么說?”
“此次,我們將在月球上進行的生物科普試驗選擇了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六種生物作為樣本,將它們的種子和蟲卵帶到月球上進行培育。”
此外,嫦娥四號任務轉入科學探測階段,著陸器和巡視器繼續開展就位探測和月面巡視探測。
據說,等軟著陸成功后,在第一個月夜降臨,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探測器陸續進入了休眠狀態。在第一個月夜休眠期間,著陸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溫差電池為月夜溫度采集器供電,該采集器于測點位置成功監測第一月夜溫度變化情況。
楚檸聽后,也不驚奇,這才是中國人的正常操作。
每到一個地方,首先考慮的,就是這個地方能不能種植物,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技術支持,他們或許真的要在整個太陽系種菜。
“可惜,我們航天發動機的推力還是小了點,能做的事情不多。”高求光有點遺憾地說道。
盡管這些年來,他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探索星空宇宙,依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們現在也不過才剛學會走路。
“不用急,一步一步地來。我的科研團隊研發了一款運載火箭,噴射器的推力是你們這款的十倍。最重要的是,箭體可精準回收,重復使用。”楚檸透露道。
李部長可能還不知道這是什么概念,所以沒有太大感覺。
可這里的總負責人高求光卻瞪大眼睛,震驚問道:“十倍的推力?箭體還能精準回收?”
前者還好,十倍以上的推力,美國能做到。
所謂運載火箭,就是把東西運輸到太空中的設備。我們熟悉的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等等都是搭載著運載火箭到達太空。
運載火箭搭載的設備本身就很重,一般來說,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大都在幾十噸以上,這還不算它本身的重量。對于運載火箭來說,推力是很重要的一環,想要完成太空任務,就需要大推力運載火箭的幫助。
李部長忍不住問:“我們現在的火箭推力是多少?”
高求光立即回答:“我們現在用的是長征號火箭,最大推力120噸級,近地軌道可運載25噸。”
像美國,因為專門登月設計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已經退役,所以就不細說了,但像宇宙神-5、德爾塔-4、獵鷹-9和獵鷹重型火箭都榜上有名。
這其中以獵鷹重型火箭的運力最強,獵鷹重型運載火箭高70米、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420噸,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憑借如此強大的運力,獵鷹重型火箭也一舉成為現役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
李部長這才吃驚,也就是說,楚檸的科研團隊搞出來的火箭,推力可達一千二百噸?那么大的推力,就意味著火箭能帶上天空的東西要多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