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全世界的主流媒體都在輪番報道暗物質的發現。
西方媒體稍微有點黑暗,并沒有說明那是中國科學家楊銘發現并捕捉的,有些媒體更是一個字都沒有提到,只是介紹暗物質。
對此,中國人早就見怪不怪,西方媒體的尿性,一直沒有變。
而國內,央視新聞直接用了五分鐘報道了這次的科技大會,以及重點說明是我國科學家楊銘先生的成果,將會對二十一世紀科學產生怎么樣的影響等等。
總之,那就是大書特書,往死里夸就對了。
新華報、人民日報等權威報社也用大篇幅進行報道,歌頌楊銘先生的貢獻。
各種網絡媒體更是鋪天蓋地進行宣傳,一時間連小學生都知道了這件事,頗有點當年楊利偉飛出地球的盛景。
唯一可惜的是,所有媒體都沒有采訪到楊銘先生,更是連張照片都沒有。
很多網民雖然想要觀瞻偉大的科學家,但有人能理解,不公布信息也有好處,那就不會被針對。
不要高看美國等國,一旦他們掌握了楊銘先生的行蹤,玩綁架等戲碼,也是有可能的。
當年,我國留學的多少科學家被強制留在美國?錢學森等老前輩,是經歷千辛萬苦才如愿回國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這些事,國人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沒公開照片等信息,也是一種保護,挺好的。”
“主要是楊老本身也不想公開,人家只想安安靜靜做自己的研究。”
“不愛名利,這才是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比起那些只知道發表論文,想要揚名立萬的人來說,人家這種才是純粹搞科學的。”
“別說了,這種論文科學家,現在國內實在是太多,架子不小,給社會的貢獻卻不大,國家應該整治整治的。”
“難,現在的大環境就是如此,那些大學教授什么的,不也這樣嗎?開一個項目,其實就是為了撈錢而已。”
“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我們大學的某些教授,也是純粹的科研工作者,一些項目研究是實實在在的。”
……
羊城政府得知龍行公司終于缺錢,要跟銀行貸款,國家立即出手。
當天,國家相關部門的人秘密來到龍行公司的總部,和張向北見面。來人大有來頭,這次來,是希望能入股這家公司。
誰都能看出,這家公司的潛力巨大。
其實,里面的利潤,國家是不在乎的。畢竟現在中國真的不太缺錢。
國家真正看上的,是這家公司的科技實力。
“張總,沒必要跟銀行貸款,需要多少,給我報個數就好。上頭吩咐了,不讓你們公司難做,我們只需要一點的股份就好,公司的一切運營、我們都不會插手。
之所以入股,是希望公司研發出新科技,我們國家能第一時間接觸到。”來人開口道。
他直接坦白,開誠布公。
一句話,我只要沾點邊就好,需要多少資金,你報個數。
對國家來說,人民幣而已,你要多少都無所謂。反正那些錢,你們公司基本上也是放在國內投資,最后還是貢獻給國內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