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公司的科研實力真的可怕,可控核聚變技術,我們幾乎是舉國之力去研究,到現在也只能維持一百秒左右的運行時間……”一位老專家感嘆道。
“他們公司一直很厲害,要不就不干,要干就做世界最好的,佩服。”
“可惜,至今為止,我們想要和他們的技術研發人員交流,一直沒有機會。”
……
李部長他們也高興,但此刻還是將其他聲音壓下來。
“那么,我們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尤其是技術層面的。”李部長追問道。
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盡管這個問題有點為難人,畢竟雙方的技術是不對等的,相互交流、分享的話,龍行公司肯定更加吃虧。
“當然,我們也知道,貴公司的技術要完善很多,更加成熟,甚至已經到了投入使用的地步。所以,如果是讓貴公司將技術分享,確實是強人所難。
因此,我們昨天開了個會,盡可能在其他方面做補償,比如考慮讓貴公司入股我們國家的能源企業等。”
要知道,在中國,能源等領域屬于國家命脈企業,私人、外資等想要入股,條件非常苛刻,而且占股不能太大。國家必須要控股百分之五十以上。
可現在,他們已經考慮讓龍行公司入股,而且看樣子占股不會很低,便知道國家對這項技術的看重。
張向北聽后,頗為意外。要知道,一旦入股國家能源企業,即便是很小的股份,每年的利潤也都是相當驚人的。
“我們老板交代過,可控核聚變技術可以跟中國交流、分享等。按照我們的計劃,是雙方開一家新的公司,股權可以談判。不過,既然可以入股國家能源,倒是省去很多麻煩。”張向北給出答復。
他們不需要管理公司,只參與公司分潤。
當然,你不能搞出像中國石油那些公司的破事來,年年說虧損,那實在是太坑了。
技術拿出來,是希望能看到實實在在的利潤,這是后面需要說明白的。
張向北還表示,核聚變技術,不僅僅是運用到發電上面,也將應用到宇宙飛船上。以后,飛行器、宇宙飛船等將進一步升級,采用核聚變的發動機。
這么一來,人類別說飛出地球,去一趟火星什么的,也將大大縮短時間。
會場里的專家聽后,驚嘆不已,假如真的將可控核聚變技術用到飛船等上面,以后他們登錄火星都不再是什么夢想。
目前,人類之所以不能登錄火星,最重要的就是運載飛船不行。
走一趟火星,怎么也得好幾個月的時間。你不僅要解決燃料的問題,還要解決宇航員這幾個月的食物難題,需要運載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就算是美國,也辦不到將人安全送到火星,然后安全返回。
說到底,就是宇宙飛船動力的問題。
“這項技術,研發出來比較倉促,我們公司并沒有進行太多的試驗。所以,進一步驗證它的安全性等問題,還需要你們努力,我們公司只負責提供技術,以及做出一些修正等。”這些話,也是早就和老板談過的。
李部長等人連連點頭,表示沒問題!
以中國的實力,只要拿到技術,就能快速進行試驗、驗證等,不怕花錢。
“交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