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又有一個身穿袈裟,體態清瘦的中年和尚走來,正是清涼寺的主持,出身白玉寺的一空和尚。
此人也是看項央與蒙塵探討所學,心中生癢,也來加入其中,以他的武功和出身,倒也有這個資格。
“大師有禮,在下武功未成時,曾得懷苦大師以及冷月居士相助,未知那兩位現在如何?”
項央見到一空和尚有些放不開手腳,主動出言,他和白玉寺著實有不淺的淵源,甚至還學會了此寺的奠基武學伏虎拳。
“都好,都好,懷苦師兄自從離寺,更加逍遙自在,心境修為都有不小的提升,。
還有,元寶也去我那寺廟住過一陣,進步不小,也有項施主激勵之原因。
至于懷生師弟,他一向是高如皎月,明朗如輝,前月受邀到一間小寺講經。”
原來這一空原本的法號叫懷空,乃是懷苦師弟,懷生師兄,三人都曾師從白玉寺高僧學武。
這里面,冷懷生資質最高,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得傳阿難陀指這門絕技。
懷苦好和懷空,也就是一空,兩人都正式剃度出家,一人修成韋陀杵,一人修行歲寒指,也都各有機緣。
尤其是懷空,為人敦厚赤誠,不但武學不俗,更福源不淺,在清涼寺上一任主持圓寂后,機緣之下被眾僧奉為新主持。
在取得白玉寺同意后,懷空正式更改法號為一空,也成為一寺之主,經歷不可謂不傳奇。
而一空之所以和左傳沙有些交情,是因為對方乃是清涼寺香客之一,且心存善良,久而久之交往下來,算是朋友。
交談之下,項央和蒙城都對談吐不俗,見識淵博的一空極為推崇,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項央心中隱隱有所體悟,這應該就是財侶法地中的侶了,相互促進,探討武道,共同進步,三人脾性相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都對武道有一番熱誠。
現代經常有一些新聞,某某學霸寢室一同考上某某大學,或者考上某某大學的研究生,除了本身的特質和心性外,同寢的舍友也有一定的助力,良性的競爭與交流學習,是很好的一種提升方式。
項央又想到了萬天成,那個人也給他這么一種極為舒服的感覺,只是不知現在身在何處。
艙內正一片和諧氣氛,艙外卻突然傳來一陣爭吵聲,眾人紛紛停下手里的動作,齊齊起身。
原本正和左小鵬交代事情的左傳沙也是臉色一變,當先急匆匆走出船艙,就看到自己手下兩個頗為忠心的幫眾被人打成重傷。
一個胸口塌陷,嘴里吐出血沫,雙眼翻白,一個四肢被人折斷,已經痛的昏過去。
至于其他人,全都聚在一起,極為憤恨和警惕的看著三個漢子。
縱橫劍葉清,崩云掌徐剛,催金手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