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劍法的確是似是而非,不過并不是如同項央一般,要將冗雜的刀法化繁為簡,而是取諸多劍法的精華,結合自己的閱歷性情,來創出一門獨屬于自己的劍法。
若是一般的劍法也就罷了,以他的天分與造詣并不難創出,他要的是能作為自己一生所學之精粹大成的劍法,那就很困難了。
從他萌生創劍想法的那一刻,到如今有五年時間,而這五年,他也不過草創一十六路劍招,距離他心中圓滿的劍法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對此人,項央是真正的欽佩有加,創功之艱難,不是說隨便將不同武功的招式捏到一起就能行的。
他有無字天書相助,如今也不過得到切天一招罷了,那葵花散手,嚴格說來,只是截取葵花寶典的一部分精要而湊出的散手,并非他獨創。
項央也講出了自己對于刀法的一番體悟,也言明了自己的道路,就是化繁為簡,萬刀歸流,甚至以手作刀使出幾門刀法。
吳宗明對此并不看好,他宗門也有幾位前輩和項央一樣,走的是化繁為簡的武道路子,只是最終都難以大成。
原因之一是這種武道需要遠超常人想象的武學底蘊,一生也不過十門刀法,而且還是那種并不算太過高深的刀法,化繁為簡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其二,就是人的精力有限,大部分人涉獵旁門武功可以,但要具體修行,都是力有不逮,不是那種對于武道極有天分的天才,走這種路子就是找死。
項央的天分在他看來是絕沒有問題的,至少他一向被認為靈溪宗第一天才,但同樣年紀,和項央差距也是極大,不是一個級別。
然而武學底蘊,這沒有一個龐大的勢力支撐,很難收集到足夠的武功,甚至郡一級的勢力也很難供養項央的成長。
總不能到處殺人,搶奪秘籍,完了作為增長自己武學見識的底蘊吧?
對此,項央沒有多說,無字天書乃是他最大的隱秘,自己悶聲發大財就好。
總不能扯著嗓子喊“我有金手指,你說的都不是事吧”?
之后這吳宗明看到項央一臉堅決的模樣,也沒有再勸,像是他們這種人,一旦下定決心,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的那種。
似乎真的是與項央投緣,又或者是為了提前交好投資,吳宗明將自己所通曉的兩門刀法教給項央,一門穿云刀法,一門三才刀法,俱都有可取之處。
杜鵑在一邊看的不可思議,項央這就平白又多了兩門刀法?運氣真好。
她卻不知道如果換了一個人,只怕吳宗明連正眼都不會瞧一下。
對此,項央也是投桃報李,劍法他會的不多,辟邪劍法他在得到葵花寶典之后倒是補全了,甚至威力還在原本之上,可惜要自宮才能練成,這種武功萬不能拿出去害人。
所以他將天幻秘境中項家的無定劍法教給對方,也算是投桃報李。
兩人真正算是相互交流,可取所需,各有所得,乃是武者的大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