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央在聽到劍神用一種近乎平淡,無所謂的口吻道出自己的來歷與過往時,心中酸澀無比,隱隱作痛,受到萬噸的暴擊。
這他娘的不就是妥妥的天才主角模板嗎
十七歲的時候自己單論武道,已經遠非其敵手,若是再加上旁的技能,更是連對方的小拇指都不如,如果沒有無字天書,項央恐怕連對方的背影都望不到了。
“所以說,這人的天資實在是驚人,能有如今的武學境界,倒也說得通。”
暗暗安慰了自己一番,項央繼續安心聽下去。
當時初下山的司空玄少年意氣,剛入江湖便被大乾治下的動蕩社會感到不滿。
那時的景明帝已經開始修建長樂宮,勞逸民眾,百姓苦不堪言,并于天下十九州選秀,網羅了近萬美女入宮,簡直是天字第一號大壞蛋,民怨沸騰。
司空玄一路見聞,一路積蓄憤怒,在爆發起義大潮之后,接連投奔輔佐了四個潛龍,為他們出謀劃策,主管軍政,勞心勞力,卻都認為不是明主,最后掛印而去。
因為他們都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
比如有的主仁慈,是一個很好的好人,卻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更別說在這種逐鹿中原的時代了,比如有的人尚武,卻沒有長遠的謀劃與善于用人的才能,為將尚可,為人主則必不可好死。
左挑右選,最后,司空玄選定了大周太祖作為自己真正輔佐的對象。
他們的相見,乃是司空玄主動上門拜見,算不得大書特書之事,比起三顧茅廬的誠心,司空玄可說是倒貼了。
不過太祖此人之智計深遠,能力出眾,在發現司空玄有真本事后,非但沒有因為他主動上門而看輕,反而倍加重用,沒多久,便破格提拔為近臣軍師。
凡大事,必與其商議論斷,且虛心受教,兩人感情也在急劇升溫,大有君臣相合,如魚得水之勢。
說到這里,以劍神之心性,也多有緬懷之色溢出,顯然對于太祖,他深有感情,兩人在此方世界的青史之上,也是大有美名。
這份情誼維持多年,以司空玄之能,以及魔門暗中助力,再加上大周太祖本身雄才大略,漸漸在反王當中嶄露頭角,司空玄的大名也隨之流傳甚廣。
不過司空玄為人心細如塵,也發覺太祖恐怕不是表面那么簡單,不過礙于人主之威儀,不敢妄加揣測。
這般不摻雜任何利益需求,單純為了還天下一個安寧盛世的目標而共同奮斗的至交關系,存續多年,一直維持到一個夜晚,大周太祖將其召集到自己的房間之內,方才有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