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并不妨礙王公嶼對唐刀提出的‘持久戰’這個獨特觀念的欣賞。
除此之外,王公嶼更無比欣賞唐刀對日本這個民族的定義,堪稱精準。
“日本民族,是一個注定孤獨的民族,貧瘠的土地和海島國家的特質,讓想變優秀的他們只能去向外界學習,他們最先選擇的是中國,從盛唐時期學到了中國的儒家和佛家,卻永遠學不會中國道家的精髓。
因為,道家提倡道法自然,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日本,卻不半步不能退,他們退,大海是挺寬闊的。
所以,這個孤獨的民族,只能一次次的豪賭國運,甲午戰爭,他們賭贏了,日俄戰爭,他們又賭贏了,而這次,輪到中日戰爭了。
中國有句俗話,再一再二不可再三,賭博這種事兒,那有次次運氣好的?”
王公嶼永遠記得唐刀在剖析日本民族時眼里閃爍的智慧之光,在那一刻他甚至有些崇拜眼前這個年輕人了。
把對一個民族的理解用如此充滿詼諧的語言淺顯易懂的說出來,本身就需要足夠的智慧。
將自己的一個保安營交給這樣的一個人,或許有一天會有他想象不到的成就呢?
王公嶼本身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他有種直覺,這次或許將會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投資,拿他的一個保安營。
事實也證明,比起當官,他的確更適合做一名商人,自從他決定將保安一營交給唐刀的那一刻。
時空就像是一個擁有無數選擇的路口,不同的選擇,讓每一個維度的自己走上不同的命運軌跡。
這位未來的商人,在這個時空,提前做了一筆一本萬利的巨額投資。
唐刀甚至沒有承諾這位什么,只是拿自己對歷史的了解和未來人信息量廣泛的優勢,就說服了他。
只是對王公嶼來說,風險投資的本質,不就是靠畫大餅嗎?唐刀雖從未承諾給人餅,可對于這個時間點的人來說,自己的國和民族終將勝利的餅,足夠有吸引力了。
收編一個營只是其次,唐刀更用一口吃掉保安團一個營的手段,簡潔明了的告訴松江其他步兵團,警備營的唐大營長,可不光是打仗行。
那的確是,看到某中校挖一個步兵排不行,干脆連鍋一起端了的‘蠻橫’做法,其他還磨磨唧唧不肯放人的步兵團長集體熄火,紛紛大筆一揮放人。
再不放,唐營長再如此來一波,把一個步兵連給吞了,那他們哭都沒地方哭去。
再說了,警備營只要四百人,七個步兵團,每個團出五六十人,雖然都是優秀官兵,但好歹不傷筋動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