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在三日前還只是普通人,他們有的是農民有的是手藝人有的是貨郎,他們原應該在美麗的小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家人雖然不易卻安寧而幸福。
可是,戰爭來了。
死神也來了。
此時的松江城,沒有軍人和民眾之分,只有日本人和中國人之別。
強盜和守衛者,只有一方能活著離開這座城市。
對于這些沒有戰爭經驗的青壯,雖然兵源緊缺,各步兵團長還是保持著足夠的理智,別看他們身強力壯,連槍都不會開的他們上了戰場,不能成為阻擋日軍進攻的精兵,最大的可能是成為消耗日軍彈藥的活靶子。
他們首先是成為擔架兵,學會在槍林彈雨中將戰場上各個角落的傷兵拖出來送到后方進行救治,士兵遺體也在其中,經歷戰場并見識血肉模糊的殘酷,是他們在上戰場之前要學到的第一課。
越是殘酷,越要更快速的成長,不能成長或者成長不夠快的,只能被淘汰。
而在戰場上淘汰,只能是死亡。
饒是如此,在東城方向,第一次上戰場,就進入如此可怕戰場的青壯死亡率高的讓人心寒。
到下午五時半許,一半小時的時間,光是搶救傷員和搶出己方士兵遺體的擔架兵,就戰死超過260人,占到投入戰場青壯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其中,因為畏戰不前,甚至還有選擇離隊逃竄的,毫不猶豫被戰場執法隊槍決的,超過三十人。
非常時期采用非常手段,親自提著手槍督戰的陸軍少將的霹靂手段和殘酷的戰場是最好的課堂。
僅用一個多小時,青壯們就迅速完成了民眾到戰士的轉變,他們面對猙獰的傷口不再嘔吐,面對根本不知道會從那個方向飛來打爆自己腦袋的子彈也不再只是抱著腦袋躲在廢墟里絕望哭泣。
恐懼和哭泣不會幫你提高分數,能讓自己打高分從戰場這個學校畢業的,只能是勇氣,勇敢的去面對地獄。
但日軍投入東城區戰場的可是將近5000戰術素養純熟的步兵,除了地形一項不如中方守軍,其余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素養皆強于中方。
戰場的優勢,正逐漸向日軍傾斜。
防線,搖搖欲墜。
吳中將已經提起電話,準備動用手里的最后王牌,早已整裝待發的警備營即將再度進入戰場。
此時,晚霞漫天,風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