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這位有頭腦的日本陸軍中佐還想到了已經擊潰第6重炮兵旅團的對手會率軍返回救援己方阻擊陣地上士兵的可能性,雖然這個想法連遠在1000米外的牛島滿都認為可能性極小。
那是因為他們還是足夠驕傲,哪怕是在這個夜晚連續遭遇打擊,但屬于‘地表最強師團’的驕傲那有那么容易就被消磨掉?而他們的驕傲是成立師團以來連續不斷的勝利累積起來的,并不是盲目的自大。
無論是甲午戰爭還是日俄戰爭,日本陸軍的先鋒部隊永遠只有一個師團,編號為6。
甲午戰爭中,在黑木為楨率領下在膠東半島登陸后一舉拿下了威海衛。而日俄戰爭中,被配屬在奧保鞏所率的第2軍麾下,參加了沙河會戰和奉天之戰,大敗俄軍。
1923年到1925年這3年中則在滿州駐屯。回國之后,于1928年3月第二次在山東出兵,造成濟南慘案。
九一八事變后于1932年年末重編參加了熱河作戰,在長城的冷口擊敗商震的32軍。
這樣的一支強軍,自然有資格驕傲,哪怕面臨現在這樣的困境,第36步兵旅團的中高層軍官們依然一致認為,襲擊第6重炮旅團的中國軍隊就算獲得勝利,其損失也絕不會小,自然絕不可能在兵力和體力耗損巨大的情況下還要再機動十來里路來和曾經追得他們無比狼狽的數千大軍硬碰硬。
中國人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其主力已然向其位于嘉善防線的主力方向逃竄,他們此時應該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黎明到來之前堵住他們的去路。
這樣的話,這場突如其來的夜戰雖然他們損失了第6重炮旅團,是個敗仗,卻也將這支中國人的精銳盡數擊殺,不僅是挽回了幾分面子,更是讓對方的指揮官痛徹心扉。
到這個時候,他們如果再不知道那支被他們追逐的幾千中國人其實是中國大軍挑選出的精銳,那真的就是蠢到家了。
不是精銳,如何能以千人之力擋住他們一個步兵旅團兩小時?不是精銳,又如何在逃亡的路上還來了記‘側撲’把毫無防范的第6重炮旅團砸了個血流滿面?
如果中國人都這么牛逼,那別說第十軍不可能踏上這片土地,華北派遣軍這個名詞都不一定能有。
干掉這么一撥中國精銳,比干掉數倍于他們的中國人都有用。
這就是屬于第6師團的驕傲,一次兩次的失敗,只是短暫的沮喪,無損他們獲取最終勝利的決心。到此刻,他們也想的是如何全殲對面的敵軍精銳。
但瀨戶內利卻不這么想,從海軍二十幾架戰機組成的轟炸機群折戟再到步兵旅團在追擊的路途上不斷被騷擾,中國人都在占便宜,表面上看,似乎都是中國人在掙扎求生道路上的僥幸。
可結合現在第6重炮旅團的結局,瀨戶內利竟然覺得這似乎都是中國指揮官早就謀算好的,這一系列騷操作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干掉第6重炮旅團。
從一周前,他們就是這么想的。
如果真如他想的那樣,對面那位素未謀面的中國指揮官的智慧該有多么驚人?這樣的一個人,又怎么會按照他手下敗將的想法來設計戰術?
要是那幫蠢貨們能猜到他的想法,那還用他們幾個中佐少佐蹲草叢里嗶嗶嗎?那不應該是如廁的地方嗎?
瀨戶內利不得不花費了長達十分鐘來說服那幾位桀驁不遜的少佐大隊長,他是拿主意的人,但一線的具體指揮不都得靠這幾位嘛!若是對指揮官陽奉陰違,戰術執行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在基層部隊呆過七八年的日本陸軍中佐太明白其中的道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