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時,秦念西嫁入王家才知,這門親事不過是青舅舅為她尋找到的一份最好的庇護。青舅舅料定,王家上門求取,秦老爺必不會拒親。王相公為王塵求取秦念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內心卻甚為愧疚。
王氏一族在若干年前的潯陽大水里,盡皆喪命,只留下了進京赴考的王相公和回了外家的明夫人及兩個幼子。王相公在京赴考兩次落地,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災后明夫人攜幼子回潯陽,又遇災荒,只得上京尋夫,卻被流民裹挾,不知去向。
王相公斷了盤纏,無家可歸,病重在京郊破廟藏身,得遇張老太爺。張老太爺救了王相公一命,并幫王相公找回了失散的妻兒。之后,王相公高中二甲第三,一路做官風生水起。
這幾十年,張老太爺從未找過王相公。
秦念西一介孤女,卻有一注巨財,托庇與誰,青舅舅都不放心。張老太爺生前多次稱贊王相公心地忠厚,品行高潔,是一國良相。后來事實證明,王相公確實如外翁所言,王家滿門對秦念西都是極其愛護的。
秦念西悄然南回后隔年,新帝登基,王家以通敵廣南王謀反大罪被滿門抄斬。秦念西知道這個消息時,王家人尸身都已經化了,她才知道,那紙放妻書,其實是王相公給她的活命書。
王相公必是早就知道,王家有此一劫。
北疆平亂時,六皇子出征,王相公在內統總錢糧軍需。帝國安穩二十年無大戰,卻養了一群耗子精。各地常平倉問題頻發,調不出糧草,今上派廣南王世子為欽差,沿路查處常平倉積弊,疏通糧路協理軍需調度。
那就是青舅舅一直蟄伏以待的時機。
廣靈縣翁家被抄,全族男丁盡數被斬,女眷發賣西北軍中效力。與此同時,被抄家滅門的,還有秦幼衡秦老爺,他的續弦,就是翁家的女兒。
翁家人極通錢糧財貨,族中科舉入仕者寥寥,但師爺遍天下。秦老爺縣令廣靈期間,早與翁家人勾結。翁家人知秦老爺丈人家巨富,以翁家女許之。秦老爺一方面逐漸嘗到張家對他錢物上的掣肘,想據為己有;另一方面深覺翁家這股師爺深流的力量,想得此助力。
到時坐擁巨富,擺脫商賈之妻,還能平步青云。
可這世上因果報應從來不爽,早被青舅舅盯得死死的,張家產業盡數收回了不說,還綢繆多年,以翁家多年來倒騰常平倉為引子,靜待時機,抬高糧價,做了個大局等待翁家自己跳進甕里。
此案中,受牽連的官員、小吏無數,天子震怒,但凡牽涉其中有實證的官員一律抄家問斬。
秦幼衡那一面,被青舅舅做得鐵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