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和廣南王世子也有些尷尬,便應道:“本想在老祖宗膝下承歡,卻沒想到討了老祖宗的嫌,我們這便去了。”
瞧著兩人走出去,老太妃又問秦念西:“這一向在這觀中,你如何打發的辰光?”
“每天抄抄經,找道長借些醫書看看,有時陪王家三哥下下棋,日子倒也好過。”正說著,杜嬤嬤得人通稟后走了進來。長公主問道:“可是家中有事?”
杜嬤嬤答道:“是老爺打發人來,說他要去遼東傳旨的事。”
長公主問道:“只是派人來說一聲?也沒說他走后阿念如何安排?”
杜嬤嬤苦笑道:“是,太太回南的事也沒說。”
一時間,老太妃、長公主和明夫人都氣結,長公主直咬牙:“這也是個讀圣賢書高中二甲進士的,我看光長了一幅好皮囊……”
秦念西卻搖搖頭面無表情地說道:“幾位長輩莫要生氣,沒有安排才更好。若是有所安排,只怕更加難為,這樣的話,等舅舅來了,我徑自去了,還更便宜。”
老太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好孩子,想得通透。你老子如今這幅德行,你只跟著你外翁活好你自己,都說父慈子孝,總是父慈在前。若他日后有什么話說,老祖宗幫你撐腰。”
長公主卻道:“他還有話說,我沒有到皇兄那里去告他個私德不修,治家不嚴就是好事,日后他若要為難阿念,我必新賬舊賬和他一起算。”
秦念西搖搖頭說道:“阿念勞各位長輩掛懷,也沒什么好報答的,今日便請各位長輩喝一杯茶如何?”
老太妃笑問道:“你這茶有什么新鮮嗎?”
秦念西只做神秘一笑道:“必讓各位長輩耳目一新!”
又招了沉香對她耳語了一番,見她自去了,便對屋里眾人說道:“后山有處亭子頗為清幽,見得遠山,看得飛瀑,不若我們去那里消遣一二。”
老太妃笑道:“你這丫頭古靈精怪的,那便去吧。若我老婆子不滿意,回來就罰你給我捶腿。”
秦念西笑道:“能給老太妃捶腿是阿念的福氣,老太妃若滿意,阿念更會好好給老太妃捶腿。”
一時眾人都笑了,老太妃卻說道:“你看這丫頭這心思巧的,我今日就不能說個不好。”
觀中因住了老太妃和長公主,自后院全部都清了場,一行人帶著丫鬟婆子往山上走,倒也自在。山路上綠樹成蔭,山風在陽光下微涼,幾個人一身細汗到得半山旁逸斜出的一處開闊地,那亭子就建在那三人合抱的幾棵大樹中間,右手邊山間是一塊巨大的山石,下面還形成了石屋,傳說中那石屋竟是京城萬壽觀最早云游來的道人修道的地方。挨著那巨石,一掛瀑布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