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翁氏族中的案子塵埃落定之后,翁氏外嫁女的案子,在天朝上下,也落下了帷幕。
查實李大人、翁師爺、李翁氏為謀奪李趙氏嫁妝,李大人為獲得翁家支持,李翁氏為當上嫡妻,三人勾結串通,謀害李趙氏為實,均判鬧市斬首。齊嬤嬤因是從犯,且指證有功,又年紀老邁體弱多病,還得了苦主求情,罰流放北疆。趙氏嫁妝盡數歸還魏李氏。
各地事涉翁家女的案件,里頭有人命的都判了斬立決,無人命的最輕也是流放。
關鍵是那些做妾做填房,卻并沒有苦主告發的翁氏女,直接送去家廟、庵堂或是三尺白綾,那翁氏所出兒女,從此都沒了好前程。
只那全天下的官員誰人沒有一兩個師爺跟在官途上,此事之后,再也不敢事事倚重師爺,雖用著,卻也防著。
原在師爺行人人尊之的翁家,如今這個翁字,天下師爺聽都聽不得。
王家女眷看了一路戲,終于等到塵埃落定,鄔大奶奶直笑道:“阿娘,我聽大郎說那秦大人之前的師爺也是翁家的?”
明夫人笑著點頭道:“可不是,你阿爹說此事后面應有張家助力,只怕那張太太的死,也和這翁家脫不開關系。不過是后來秦大人那差使,還不太方便他續弦,若不然,后頭是什么,如今都看得到。”
“如此說來,真真是大快人心,咱們家今天得擺桌酒慶賀一下。”
明夫人點頭笑道:“老爺今日必定也高興,你去叫桌席面,再給他們父子開壇子好酒,咱們也喝上一杯那梨花白。”
見得明夫人難得如此高興,兩個兒媳婦俱都心情舒暢,各自去忙著晚上的酒宴去了。
秦幼衡秦老爺是在從遼東返回的路上,得了這個消息的,直嚇得路上大病了一場,他總隱約感覺,翁家這事,和他有點關系。
第二日,明夫人到萬壽觀探望養病的三郎時,王三郎剛從道衍那里拿到了太虛真人從蕪州送來的成藥,還有秦念西寫給明夫人的平安信。
在那信中,秦念西細細寫了南下途中的種種見聞,寫得十分活潑有趣。當然,為了寫這種信,秦念西特意好好練習了一下左手寫字,那字雖不太工整,倒是和她如今的年紀相合。
明夫人得知她如今已經到了張老太爺身邊,覺得心里一塊巨石算是落了地。
王三郎看那信,總覺得大部分像是寫給自己看的。她寫那沿途的景致,他就能想象出她心里一碧萬頃的開闊;她寫那見聞,他就能看到她那狡黠的笑容;她寫見到了外翁,他就能感覺到她的如釋重負……
王三郎摩挲著那微黃的信紙,有些向往地對明夫人說:“阿娘,兒子真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出去走走,看看名山大川,游游人文古跡。”
王三郎的身子骨如今比從前好了很多,每天都能出去爬爬山,雖然到不了頂。明夫人明顯能感覺到兒子長高了一截,心中比往年松快了許多。
明夫人安慰兒子道:“法師不是說了,讓你好好把真人送來的藥用上,待得來年春天,又能好上不少,照這樣看,我兒遲早也能自己出門,去感受感受這外頭的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