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聽完,靜默了良久才嘆了口氣道:“你這孩子,這事兒還真是說起來簡單,這背后多少艱難。還好你舅舅是個明白的,王相公和明夫人倒是真叫人刮目相看。如果事情是這樣,姨母這心里,倒是松快多了,你嫁過去,日子應當不難過。”
說到這處,長公主頓了頓又道:“既是如此,那王家三哥兒怎的突然來了北地,他來的時候,岐雍關正亂吧?”
秦念西有些羞澀道:“他說是他覺著虧了我,這樣的事兒,本來無論如何應該是他們家先上門來求的,他們總顧忌,顧忌那什么,怕誤了我,一直沒敢動,他怕我,大約也是怕家里的長輩,心里不舒坦,就來了。”
長公主看著秦念西那副小女兒情狀,半是感慨,半是打趣道:“倒是難得,還算是個有心人。不過也是,你們可也算得上是自小兒的情誼,你那么為著他,他就是個榆木疙瘩也該領情,更何況那孩子雖說從前身子不大好,卻也是個極聰明的。”
秦念西直被長公主說得臉紅得要滴血,連忙吶吶道:“阿念哪有,小時候就是,就是讀了些醫書,見他身子不好,隨便,隨便說說的……”
長公主呵呵笑出了聲:“是是是,變著法兒幫人家贏了道衍的心法,再又順手幫人家把病治了,都是隨意而為的。”
長公主看著秦念西已經羞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才收斂了笑容道:“既是你們兩廂情愿,兩家也都樂意,姨母也就不多說什么了。但是照姨母的意思,不是姨母不想留你,最好是明年開春,你們回去就把婚事辦了。”
“然后你們倆,去君仙山也好,去廣南府也好,老太妃也來了信,說是南邊打了南詔,一時半會兒離不開,想你想得緊,讓你去廣南看看她老人家。若是王家三哥兒要科舉,等下一科再說。”
“有個三年五載的,娘娘在京城再替他把王妃娶了,有些事兒,興許就淡了。老太妃雖未明說,但姨母覺著,她老人家只怕也是那么個意思。如今官家春秋正盛,王家三哥兒應該也還未滿雙十吧?這就都有余地。你覺著這樣行不行?”
秦念西心里只覺得熱烘烘的,只輕輕點了頭。
見得秦念西點頭,長公主好像了卻了心中大事一般,又道:“等姨母出了月子,你讓王家三哥兒過來一趟,姨母知道你是替我們著想,怕六哥兒遷怒。你放心就是,一來他也未必知道,就是知道了,若是連這點是非都不分,那也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