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法師需要計算,感情計算點在這里。
頓時不少人羨慕地望著林奇這邊,這正是他們這些計算天才的主場,至于他們這些計算苦手也只能靠著記憶微微拉回點場子。
教了幾十年書的黃講師對這一幕見怪不怪,甚至連安慰的話都沒有,直接就著課程按部就班講下去。
林奇聽著也慢慢點頭。
施法本身考究幾個維度,法術模型精準性、秘能粒子參數準確性、粒子輸入模型計算的誤差性。
以及更關鍵的一點,秘能粒子參數時效性。
一旦計算過久,哪怕計算過程精確無誤,但是實時狀態的秘能粒子參數已經變化。
就如同刻舟求劍,謬之千里。
而這節秘能粒子場論,開篇便是教導眾人各種“速算”公式,追求在一定誤差范圍里,得出一個差不多的答案。
其中第一道獻祭出來的,便是曾經在計算機尚未出現的年代,馳騁于計算界的“對數表”。
借助各種lgx(x從1到100,乃至精確多位小數)的數值,輕而易舉攻破復雜計算。
剩下的便是各種速算套路。
諸如復利翻倍計算的70法則,比如每年增加5%,需要多久才能夠翻倍這個問題。
老實人則是第一年1.05,第二年1.1025,第三年1.157625……看什么時候達到2。
聰明點則是通過1.05的x次方等于2這個方程,兩邊取對數變成xln5=ln2,然后通過詳細的對數表求解。
至于速算法,則是70/5=14年,實際上第14年約為1.97993,無比接近。
利率10%,則是年。
利率7%,則是70/7=10年。
臺上的黃講師除了讓眾人老老實實背誦對數表外,剩下的便是教授各種計算的奇巧淫技。
聽得林奇都有些微微發愣,感情前世那些計算天才什么,還有這般投機取巧方式?
然而,下一刻林奇望著自身記憶宮殿卻是凜然。
他或許可以借由這個記憶宮殿,制作出對應十七個參數的“傳感器”,然后法術模型的計算再通過硬件算法固化下來。
那么收集參數,再到輸出法術,整個過程就會成為他的本能。
別人施法是回憶,算算算。
林奇施法是念頭,眨眼。
而問題關鍵的第一步,便是這個正在脈動的龍蛋化身。
巨龍,天生親和秘能粒子,比起人類它們能夠實時感應那十七個參數,甚至人類感知尺度之外的另外七個參數。
這便是那神秘巨龍,給與自己龍蛋化身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