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
這句話怎么有些耳熟?
林奇瞬間反應過來。
對方在懷疑他!
已經被那“真理之門”所奪舍?
這仿佛陷入了另一個“缸中之腦”外的困難局面。
他得和這些法師進行“另類”的圖靈測試,證明“林奇”確實是林奇。
好在這一刻,林奇思維無比清晰,馬上就將“絕對理性人格”摘出來,仔仔細細地從頭到尾說得一清二楚。
真假混雜,林奇已經默默將“人格”作為真理之門兌換給他的“等價交換”之一,極力地降低眼前眾人的戒備感。
忽然,站在一角的黑袍法師問道。
“你說你提出了‘缸中之腦’的假設,然后真理之門便陷入死循環中?隨即你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看到這最關鍵的一步,林奇點頭應是。
“那你能告訴我,具體的推理過程么?”
忽然,黑袍法師的語氣變得無比嚴肅而冷酷。
“真理之門或許不知道,但是作為問題的提出者,必然有足夠的積累與布局,這才是你身份最好的證明。”
林奇嘴巴微張,無奈點頭。
他開始掰著指頭,默默推理起來。
“1、如果我是缸中之腦,那么我對于外界的認知就是被輸入的程序。”
“2、由1得出,我認知的實體就不是真實的實體,而是別的什么東西。”
“3、由2得出,我對該實體的認知是錯的。”
“4、所認知的“缸中之腦”是我對實體的認知。”
“5、綜合1到4,如果我是缸中之腦,那么我對‘缸中之腦’的認知一定是錯的。我就一定把‘缸中之腦以外的某種東西’當成了‘缸中之腦’。”
“6、如果我所認知的‘缸中之腦’是另一種東西,那么我認知‘我是缸中之腦’的時候,我是‘缸中之腦以外的某種東西’。”
“7、由6得我所認知的‘我是缸中之腦’是錯的。”
“8、并且如果我不是缸中之腦,那么我就是‘缸中之腦以外的某種東西’。如果我認為‘我是缸中之腦’,我所認知的‘我是缸中之腦’還是錯的。”
“9、由7和8得出,我所認知的‘我是缸中之腦’,無論如何都是錯的。”
說罷,林奇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無視有些發愣的眼前法師群體。
在《理性,真理與歷史》一書中提出這個猜想并且給出推導驗證的普特南講授,除了本身是哲學教授外,還是一位現代數學與數理邏輯教授,后面的推導過程自然無懈可擊。
就是當初他閱讀起來,稍稍感覺有些繞,兜了一會才理解過來。
聽到推論的鄭櫻落馬上反應過來,“可能存在爭議的前提是2和3,但只要接受,結論推導便沒問題。”
漠風同學興奮點頭,“而‘缸中之腦’這樣的對于外部世界的懷疑論之所以可怕,卻又恰好基于2和3成立。”
言下之意,林奇的推導已經完美。
站在前臺的雷歐助理,欣然望著一旁的黑袍法師,“林奇同學不經意間,便展現了高環預言系最扎實的邏輯推導功底。”
“眾所周知,真理之門輸出知識而不輸出演繹,輸出真理而不輸出推理。”
“不知道先生你還有什么需要提問的么?”
黑袍法師略微失神,“概率論、演繹推理,你不經意間便展現的天賦確實不俗,事后我會為了出具一封‘預言學院’特殊推薦信作為今日冒犯。”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讓你再向我們證明一次。”
“你就是林奇。”
林奇微微一呆。
發覺自己遇到了面試的一個“無解”提問。
長篇大論一堆后,重新面對面試官一句,還有呢?
我到底怎么證明,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