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當于一位發明了“速通”方法的玩家,讓原本復雜的游戲開始朝著另一種維度的軍備競賽而去。
最早人類知道圓周率介乎3到4之間。
圓內接一個正六邊形,半徑是一,可以知道這個正六邊形周長是6.
而圓外接一個正方形,那它的周長則是8.
因此圓周長必然處于這兩個圖形之間,也就是6<2πr<8。
所以得出圓在3-4之間。
而阿基米德發現,只要把內接正六邊形繼續分割成正十二邊形,同時外接正十二邊形,那圓周長也必然介乎這兩個大小不一的正十二邊形的周長之間!
也就是3.10之間。
此后這位曾經的先賢一直推算到正九十六邊形,將π上下界限逼近3.142之間。
這個進度甚至已經是足夠滿足偵測計算需求,此后的便是秀肌肉的階段。
數學家們不斷根據阿基米德類似的方法,一路推進到正393216邊形。
乃至那位因π數值而傳世文明的魯道夫先生算了2的62次方邊形,將圓周率逼近35位的精度!
此后牛頓才終結了這種多邊形計算法,用了一些多項式方法來攻克。
因此內切正多邊形,林奇第一反應,這個徽記便是對應著π。
驟然間,仿佛一鍋焚燒得滾燙的開水傾覆而下。
念出π之后,林奇腦海陷入一片翻滾的態勢,如同怒浪中的一葉扁舟。
窗外溫暖的陽光戛然消逝,盛夏時節,茂盛的參天巨樹卻颼颼地抖落一地枯葉,蕭瑟的秋風緊隨而至,卷起一片蕭條。
漸漸地,林奇眼前開始明亮。
身后的鏡子。
眼前的影子。
兩者間慢慢交錯融合。
契靈也從徽記中爬出,慢慢地膨脹變大,如同患上巨人癥般,四肢沖著氣,軀體也漸漸漂浮起來。
“你為何呼喚我而來。”
古老而深邃,直達太古時期的遠方呼喚,在林奇腦海響徹。
也讓他徹底確認,這契靈便是“絕對理性人格”的另一面。
他馬上收拾自己的心情,回想著呼喚出契靈后,緊接著的指定契約的過程——
一旦呼喚的契靈顯現,那必須與之溝通并且達成契約。
而無論任何契靈,契約的主要條款都必然相同——
獲取契靈賦予的力量,靈契師必須在24小時內作為其宿主。
而這個簽署契約的過程,便會與契靈發生意志的對抗,這種對抗可以是辯論、凝視甚至解密與任何一種方式。
如果契靈贏得對抗,祂便能夠契約期間對靈契師造成一定影響。
如果拒絕這種指示,靈契師還會受到懲罰。
然而,只要靈契師去的對抗的勝利,那么契靈只會是一位安靜的看客。
所以林奇需要將“絕對理性人格”的契靈一面喚出,并且贏得對抗。
這一刻,林奇心臟慢慢緊縮,仿佛被人緊緊握住,隨后又劇烈的噴發開來,鮮血淋漓。
“本次對抗以謎題形式開展。”
“而我的問題是,為何是我?”
身后的神秘契靈淡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