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的盧馬上,的盧馬雖然半年未曾見華凱,但是還是沒有忘記他,興奮的跳來跳去。
一路回到華家堡,華凱只見華家堡外排著長長的難民隊伍,最前方粥棚內四個大缸內正熬著粥,所有難民都拿著碗等著施粥。
回到家中華凱看見自己半年沒有回來,華家堡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商業區樓閣林立到處都是熱鬧的人群,茶樓、飯店、酒樓人聲鼎沸這里似乎與村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進入內村這里的路面也變得平整了,隨處可見公共廁所、花園、小廣場,路上華家眾人都高興的跟華凱打招呼。
華凱找到三叔華子介,如今華家堡都是他在負責。
“凱兒,你回來了!這次回家能待多長時間!”華子介知道華凱最近會回來。
“兩個月吧!最近家里怎么樣,水還夠不夠用?”華凱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我們還好早早做了準備,村里水井十多口,現在雖然井水深了,但是飲用還夠用,就是再這么下去家里靈米就要受影響了,這天氣熱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下雨!”華子介愁說道。
“那糧食呢?”華凱問道。
“糧食現在還有8萬石,如今城里我們糧食鋪都是每天限購一斤。村外這幾天災民越來越多,而且我們附屬村子現在也都全部扛不住了,現在每天四個大缸同時熬粥都有些來不及,災民越來越多了!”華子介說道。
從臨淄城往南走,必然是要經過廣縣的,因此華家堡門口才會多這么多災民,一般一口大缸一天耗費糧食都是一石糧食,四個大缸一天就是800斤糧食,能夠救助大約4000名災民。當然這點粥也只能保證他們不在華家堡區域餓死,喝了粥才有力氣繼續南行尋找生路。
災民到了門口多少給一口,這是中原大地一直流傳下來的習俗,你給了他們就會離開,不給就耗著,餓極了他們也會留下搞破壞。
“下午繼續增加施粥缸數吧!再加6個大缸!”華凱想了下說到,華家糧食如今還夠支撐。
“凱兒,這施粥可不能亂規矩,如果我們現在增加施粥數量,很可能附近的難民都會過來,他們吃了粥要是不走了,我們不得一直養著他們?如今咱們家人口超過8000,加上附屬村子與黃家、耿家等附屬勢力,要養15000多人口,咱們家的糧食只夠兩年半吃!”華子介不由提醒說道。
“該救的的還得救,臨淄城如今南逃的百姓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家族舉家南遷,可我聽說南國很多國家受災比我們還嚴重,他們這次估計到不了魯國又會回來,現在我們多施一碗粥,他們活不下去的時候回家的動力就大一些。”華凱說完嘆了口氣,等這次旱災過去,中原不知道還能剩下多少人。
華子介也深深的嘆了口氣,然后兩人就討論起了華家堡擴建的事兒,家里擴建已經進行了一大半,明年一切工程基本都能完工,原本計劃2萬金可以完工,到現在已經耗費3萬金了工程還有一小半,不過現在工人越來越好找,相信接下來速度還能再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