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秦政目標會是魏國,有人說是韓國,華凱最近對秦政研究的多了,發現以他的智慧絕對會對魏國、韓國、乃至楚國出手。秦國這次旱災比其他各國都要嚴重,他們占領義渠國后獲得了大量的糧食與牲畜,這才導致秦國戰力得以保存。
北部建立長城的主要目的還是消耗義渠國殘舊勢力,這樣秦國才能更快的對義渠國完成統治,把國土快速轉換為實力。
“我覺得秦政肯定不會停止進攻腳步,秦國如今糧食依然處于緊缺當中,北部40萬建造長城的苦力三個月時間死了好幾萬,再這么下去義渠國原來的百姓一點點都會被他們耗空!”華軒開口說到,來到稷下學宮大家對天下大勢越來越熟悉,已經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我覺得秦國會向韓國率先發起進攻,韓國處于中原腹地,很多中等國家都是常年遭受韓國壓迫,如果秦國占領韓國,中原周、鄭、衛、陳等國根本無法阻擋秦國的腳步,這樣中原大地會有一大半處于秦國統治之下。”華墨開口說道。
“我也贊同華墨的觀點,這次抗秦韓國聲音最大,韓國雖強但是大多在韓王一人身上,他們人口是七大霸主中最少的,最容易攻占,而且占據韓國他們就能全面與楚國接觸,只要能壓制住楚國,秦國就會立于不敗之地。”薛琛這時候開口道。
華凱也是贊同薛琛的觀點,現在秦國位置上,進攻韓國是最明智的選擇,占領了魏國或者趙國,他還得面對更多來自草原的壓力。可是華凱覺得秦政不會這么做!
這時候孟云飛來到2號圣子院,他告訴華凱齊王又下【召集令】了!
齊國四年第三次下【召集令】,而且這次是最大的一次。
要求所有世家、家族、平民全部積極參軍,幫助燕國把東胡聯軍趕出中原。所有家族要求自帶糧草,齊王親自掛帥整個齊國全力助燕。
如有出兵不足者取消世家、家族稱號,響應號令積極參與者貢獻加倍,應召夠世家勢力者,軍功按照世家計算。
這完全就是要以舉國之力助燕了,華凱知道齊王最擔心的還是秦國,雖然齊國與秦國沒有接觸,雙方沒有直接矛盾,但如果這次燕國損傷太大,對于整個齊國來說不是好事兒。
同時齊王這次【召集令】只看應召戰力,這就是一次齊國世家重組的前兆,一些實力弱小的世家可能會成為普通世家,很多世家將面臨降級,而一些有實力的普通家族與世家會趁此機會建立功勛,家族等級獲得晉升。
齊王下達【召集令】很快就傳便整個齊國,很多世家不得已打開封閉已久的大門。很多縣城已經開始派軍隊驅趕難民,這次【召集令】所有家族不得不參加,他們不但要準備家族出征的糧草,還要擔心家族核心戰力全部走后難民的防御問題。
可以說齊國是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召集全國實力,前往燕國去支援,這一戰下來即使是勝利了,齊國內部損失也都會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