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陣亡16000余人,其中18名筑基境全部陣亡。”傳令官到。
“五名筑基,十九名先天。秦國這能戰之兵只有不到五千。18名筑基竟然給我們帶來如此大傷亡!”廉頗看著咸陽城方向輕聲自語到。
如果放在以前,能夠殺死秦國18名筑基境,趙國損失這么大也不算虧。可是到現在,他們已經損失近三萬大軍,能戰之兵也就四萬多。義渠國也就只剩下兩萬多能戰之兵了,趙國聯軍已經損失近半兵力了。
一夜雙方都沒發生戰斗,到了第二天清晨,趙國士兵就看見被秦軍控制的大散關東部關卡城門大開,一對對秦國士兵走進大散關,說是士兵也不盡然,因為這些士兵很多都是女人,還有一半是上了年級的老人與孩子,這些孩子最小的也就12歲樣子,放在一般家族這么大孩子還在感氣、蘊氣中,放在戰場只能做炮灰。
廉頗知道,趙國精騎實力稍強于秦國銳兵,在馬上五千趙國精騎就能戰勝兩萬秦國銳兵,但是如今趙國精騎下馬,在這大散關內與秦國銳兵作戰,那是以己之短攻敵之強,趙國精騎最多能與對方打個平手。
他與秦國交戰上百年,知道秦國銳兵最強大的就是整齊的步兵軍陣配合,于是只有把對方拉扯開一點點靠兵力優勢拿下一個個街道小巷,逐漸完成對整個大散關的占領,戰爭打到現在這個地步,快速殺到咸陽城已經沒有意義,只要吃下大散關這些秦兵和百姓,他們拿下咸陽城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趙國不怕秦國從武關、韓國、衛國等地調兵,那些地方距離咸陽城都在兩千里以外,他們敢調一下秦國稍微好轉的形式瞬間就會崩潰,只是這魏國…唉!
魏國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拼盡全力進攻秦國函谷關,只要拿下函谷關整個秦國東部就會在魏國攻擊范圍之內,可是廉頗知道魏王沒有與秦國拼死一戰的勇氣,作為秦國最近的鄰居,魏國對秦政的恐懼已經深入骨子里了。
攻下大散關城墻,總比再次攻城要好的多,趙國大軍最起碼可以從西部關墻把所有士兵散開,一同向秦國控制的街道小巷發起進攻。
廉頗為了盡快拿下大散關,派出三萬趙兵與一萬五千義渠士兵分成十多個大隊,上百個中隊,上千個小隊從西向東開始向大散關各街道發起進攻。
秦國士兵實力與數量確實都不如趙軍,從一開始他們就落入下風,多條街道、小巷很快被趙軍占領。
可就在這個時候,廉頗神情不由一動,他看見一個本不該出現在這里的人。
“廉君,近來可好!”一個身影懸空于大散關之上,大散關所有士兵看到這里身影,都開始興奮的吶喊,秦國敗勢竟有穩住的趨勢。
“見過秦王!多年未見秦王風采依舊。”廉頗看著遠方的秦政說道。
“廉帥之才,留在趙國是可惜了,可想過到秦國來,本王必掃榻相迎。”秦政說著緩慢向廉頗靠近,廉頗身后多名筑基境提醒廉頗,可廉頗卻是飛身向秦政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