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經被說服了,秦國撤兵是必然,中原中部各國已然投降,必然是要跟秦國一直走下去,因為他們家主還在咸陽城呢!而且宋、蔡、曹等國敢進攻秦國的可能性很小,中原中部即使白起撤走,只要留下一部分秦國精銳,應該也不會亂。
但是秦國走這一步也在是向天下示弱了,秦國只要再撤兵要想再啟一統天下的步伐可就比較難了。
“李相說的對。秦國已經占據中原最肥沃的多國之地,只要好好經營數年,各地穩定下來秦國實力必然超過以前。
秦國之強大在于王上,大王只要傷勢恢復我們只要拿下魏國或者楚國之一,中原中部各國必然很快全部投降秦國,秦國看起來是在向天下示弱,只要我們能夠頂住廉頗與楚國進攻,我們大勢就一直在我們這邊。”一名筑基境大臣說道,所有人都點了點頭。
秦國從中原中部各國接回三十多名筑基,加上秦國擁有中原最多的筑基境,廉頗就算再強要拿下咸陽城那也是難如登天,如今可沒有那么多義渠國筑基境供他差遣了。
中原中部各國這幾天可是風光無限,楚國、趙國、齊國、魏國等使者相繼拜訪,都希望他們能夠出兵對付秦國控制的中原中部區域,各國國君都很心動,因為他們知道停留在那里的秦兵已經不多。
可是秦國的強大讓他們有些躊躇,面對天下第一強國,他們要率先發起進攻,這可是需要勇氣的。
而這幾日秦國使者也是到了,秦國希望與各國永結朋友關系,相互好好相處,這一下子讓這些國家抵消了攻秦的打算,白起率領20萬老兵回援咸陽城,戰爭似乎只在秦國境內,全天下一下子陷入和平之中。
魯國今年到夏城的商團規模相當龐大,可以看的出魯國如今的實力已經超過以前很多,整個魯國人口與世家數量應該不比高柳郡少。
華凱親自召見了魯國的商團負責人,對方需要三萬匹上好的駿馬,華凱五十萬金與對方交易,魯國只是兩年時間吸收了中原中部各國人口與財力,如今已經可以組建自己的騎兵團,這可是非常不容易。
要知道在中原除了趙國與燕國,其他國家都只有很少的騎兵團,騎兵作為陸戰之王,往往能夠左右戰爭局勢,魯國有了這三萬騎兵,就算齊國也不一定能是他們對手了。
齊國這場戰爭催肥了魯國,華凱從一開始選擇扶持魯國的辦法是對的,未來就算宋國失手,魯國的實力也足以給秦國造成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