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匯報高柳郡派三萬大軍來援,廉頗親自出關相迎。
巴特爾向廉頗說明來意,廉頗看到月氏騎兵如此精銳,高興的把大家迎進亢厚關。
“如今三十萬大軍緊閉亢厚關,其中十萬秦國銳兵是對方關鍵所在,其余大軍都處于新降之軍。
如果我們全力防守亢厚關,面對善于攻城的秦國銳兵我們沒有優勢,如今最好能夠先擊潰五萬騎兵與十多萬新降守軍,十萬秦國銳兵也就沒有了優勢可言。”廉頗在將軍府上,把亢厚關、趙國精騎、月氏騎兵三方主要將領聚在一起,與他們商討下一步尋找辦法。
“我覺得我們應該率軍前往代國,代國兩年前投靠我們,也是屬于我們趙國的一部分,我們依靠代國收攏趙國之民,與秦國做長期抗爭,相信那些投靠秦國的世家慢慢發現秦國的殘暴之后,都會投身加入我們,到時候我們從燕國請回王上,趙國復國后依然是天下一流強國。”一名趙家武將說道。
所有人聽到這里都默不作聲,趙國各世家都沒人敢阻擋秦國的腳步,讓一個名義上投靠趙國的附庸國做抵抗,恐怕代國百姓更愿意秦軍到來。
“代國一直未曾出兵對抗秦國,這個時候怎么愿意,再說代國土地貧瘠人口稀少,我們占領代國也難以抵擋秦軍步伐,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住亢厚關…不過依我們之力要想守住亢厚關基本沒有可能!”亢厚關守將說道。
大家這個時候都低頭不語,廉頗坐在主位上看著下方眾人,眼睛放在巴特爾身上。
“不知道巴特爾將軍是否有良策?”廉頗這么一問主要是給華家一個面子,人家不遠千里派人來救援,你不能把人家當成外人不是。
“本將以為,要想扭轉局面,阻止秦國擴張之勢,必須得大勝秦軍一場才行,否則趙軍一路這么敗逃下去,就算代國想要出兵對抗秦國也來不及。這么多百姓出了亢厚關一馬平川,這些百姓要想逃走基本沒有可能,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與秦國打一場才行。”巴特爾輕松的說道。
巴特爾雖然只是先天境九層修為,會議廳內就數他實力最弱,可是他那一股自信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無法比的,很多人聽到巴特爾如此說有些不高興了。
“與秦國打?秦國十萬銳兵豈是那么好戰勝的,如果我們最后兩萬精騎都損失在這兒,那么趙國就真的完了,讓我看我們還是直接去燕國尋找王上,到時候一切自由王上做主。”一名趙國武將說道。
“我覺得巴特爾將軍說的有道理,即使我們要逃往草原前往燕國或者其他地方,必然是不能丟下關外在逃的百姓,這樣我們必須得堅持半個月以上時間。趙國精騎不善防守,秦國大軍在我軍后方,如果我們出其不意向他們發起進攻,秦國必然不防。”廉頗開口說道。
廉頗在軍中的威信還是很高的,他如此說別人也不再出聲,這個時候要想阻止秦軍必然是要戰一場的,像狗一樣被趕出自己的國家,對一名軍人來說那才是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