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送你好了!華夏國今年荒獸情況如何,破城數量可多?”曾參圣人說著放下毛筆,對華凱問道。
“華夏城一切還好!未有破城之事發生。臨淄城今年看起來戰況不少,不知道損失如何!”華凱道。
“臨淄城有稷下學宮上萬學員,荒獸可沒那么容易攻進來,今年臨淄城損失平民代表不到萬人,關鍵是齊國附屬的六國五郡今年損失非常大。
彭城國、濟南國、下邳郡所有城市基本算被攻破,就連郡城也沒能守住。盡管我前往支援還算及時,三郡之地百姓死失過半。”曾參圣人說道。
華凱沒想到齊國損失也會如此慘重,彭城、濟南、下邳三郡在齊國人口也算不錯,三郡最起碼也有五十萬人,如果損失過大齊國必須花費精力在眾郡城建上了,如果不穩住三郡最后被荒獸完全侵占,那么齊國局勢會越來越差。
曾參圣人送一個“和”字給華凱,意圖再明顯不過。他希望華凱不要挑起戰爭,如今天下最為關鍵的還是清剿荒獸,今年開春后各國必須把國內所有區域清理一邊,然后鼓舞百姓盡可能的殺荒獸。
“中原各國今年都不好過,邯鄲城被破三十萬百姓最后只救下八萬人,秦國筑基境隕落近十人,周國、韓國等地今年也是很多地方破城,相信所有人都已經看到清剿荒獸的重要性。
只是…秦政可能很快就要出關,趙王與燕王不知所蹤,一些人很可能不愿和平。”華凱道。
曾參圣人沉默了一會兒,秦政作為當世最強者,他一統天下之心不會消失,這次傷勢恢復后不知秦國會如何,眼看著秦國對新占領的地盤將要失去控制,這秦政傷勢恢復讓局勢一下子又向秦國方面轉移,天下第一強者就是如此。
“即便秦政傷勢完全恢復,秦國最重要的還是恢復自己的實力。中原因為戰亂人口銳減,荒獸數量比以前也是多了很多。秦國光是每年抵御荒獸攻城就要耗費不少力氣。
今年秦國在大量城市被攻破的情況下如果再強行發動戰爭,國內百姓絕不愿意看到。天下各國也必將群起而攻秦,未來五年之內和平必是主流。”曾參圣人說道。
華凱與曾參圣人最大的不同是,曾參圣人考慮問題多以因果、感情、循環為出發點考慮問題,這使得他會看的很遠。而華凱只想自己看到的一切,用現在所了解的信息去分析對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這使得他們兩個得出的結果也是不同。
“老師,秦政絕不會放棄統一腳步,哪怕慢一點也不會停下。秦國采用軍功體制,百姓好戰之心非比常人。
只不過秦政再與金丹境戰斗可能不敢再下殺手,這天下單憑他一人妖獸可是清剿不過來!”華凱道。
曾參圣人聽了點了點頭,作為儒家圣人他最大的問題就是把人性因素考慮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