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知道,不知道爹爹這次請女兒回來可是有什么要緊事兒。”薛怡鈺看著薛攀問道。
“唉!前幾日鄭國派人來府上尋我,我在東嶺山脈出征未歸,對方放下一封信就離開了,我一看是申家家主寫的。說是你娘對我們三人甚是想念,想讓我們回鄭國一趟。”薛攀說道。
鄭國如今已經屬于秦國領土,申家臣服于秦國如今日子不比從前,知道薛攀父子三人在華夏國都是身居高位,于是便打起了薛家的主意,而薛攀還不得不回應申家。
薛怡鈺與薛攀離開母親的時候十歲左右,當時薛琛生命危在旦夕需要靈藥相救,薛琛的母親順從家族之意放棄兒子,而薛攀帶著一雙兒女逃離申家,無論怎么說他們三人都是從申家出來的。
“還回去做什么,申家如何與我們何干?況且那里是秦國控制區,無論誰回去都不太好,王上是不會同意的!”薛怡鈺率先說道。
那時候弟弟生命危在旦夕,她已經十一歲,知道的已經很多,她選擇與父親一起游蕩也不愿在申家當小姐,對申家的作為可是憎恨之極。
“姐姐,娘親再說也是生了我們的娘親,她也是用盡一切辦法救過我的,只不過我當時的耗費實在太大,申家不愿在我身上耗費資源也是能夠理解。
咱們三人出于申家,咱們兩個改姓薛,這無論如何必須得與申家把話說清楚,不然流言說到我和爹身上沒什么,你可是華夏國王妃,牽扯到王室的尊嚴這事就不是小事兒了。”薛琛道。
薛攀之所以把懷孕中的女兒叫回來,就是說鄭國申家的事兒,薛攀入贅申家最后帶著一對兒女逃走,這事兒不知道內情的人都會認為三人無情,他們三人在華夏國可都是身份顯貴之人,這事兒如果傳來對華夏國名聲都會有損的。
“我已經與五爺說過,明天我就去鄭國一趟,見一見申家家主,這事兒與你們兩個沒有關系,你們那個時候還小,一切都是為父的過錯。相信申家也是不敢隨意得罪華夏國,得罪我薛家的。”薛攀現在已經有了如此底氣。
申家本就一個三品世家,一名筑基境老祖宗聽說已經去了秦國咸陽城,薛攀如今先天境大圓滿對上筑基境也有一戰之力,薛琛更是金丹之資,如今筑基境后期都有一戰之力。申家如果念及以前的感情,一切都還好說,如果不看清雙方的角色已經轉變,矛盾對申家沒有一絲好處。
“爹,還是我去吧!這事情一切皆因我而起,母親放棄我也是實屬無奈,能活到現在我以前從來不敢想。這次我去與申家一切話都好說。”薛琛作為華夏國政務院院長,能力毋庸置疑,他才是去申家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