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夏國與秦楚兩個切斷交往以后,楚國百姓對楚王無比的抱怨,原本繁榮的楚國各城如今也蕭條起來,楚國財政收入越來越少,黑市與游俠在楚國隨處可見,楚家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加強對各城之間的統治,可是這一切的基礎是實力與經濟,楚國因為荒獸忙得不可開交,哪兒有實力去應對那些游俠與各城幫派。
楚國這樣,秦國卻是鬧起了糧荒,去年冬季秦國各郡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尤其是關中區域,很多百姓年后都已經開始斷糧,一些世家趁機把這些百姓收為仆人,兼并農田開始做起了大地主,秦國有心阻止但是收拾了這些世家,誰來管這些饑餓的難民,朝廷多次商議應對辦法最后都不了了之。
秦國一直宣傳是華夏國不顧天下萬民疾苦,燒了秦國的千萬石糧食,但是老百姓似乎不買賬,斷絕了與華夏國的貿易之后,秦國為了解決國內糧食問題,把農業當成了國內第二大事來抓,第一大事當然還是清剿荒獸。
去年冬季秦國六城被攻破內城,二十多城外城被破,人口損失超過二十萬人,其中秦國銳兵超過4萬人,這幾年秦國已經在全力訓練銳兵,可是新訓練的銳兵還是跟不上消耗。
秦國士兵陣亡后國家以功勛與土地賞之,這些陣亡親人的家庭獲得的功勛可以使家里少服徭役,獲得土地后可以安心種田,可是這場災荒讓秦國軍功制優勢全無,大部分百姓為了活命已經考慮不了太多,秦國世家正在一步步壯大,秦家對秦國的統治力正在一步步減弱中。
另外就是魯國,作為華夏國陣容的一份子,國內依然向著好的方面正在一步步壯大,百姓對秦國的恐懼已經蕩然無存,這里經常會有一些華夏國的報紙傳來,更多的人慢慢地已經了解如今中原的局勢,看好華夏國的未來。
五月下旬,華凱第五部武俠小說完成,這本小說如愿以償的成為了一本巨著,華夏國這幾個都盛行華凱的武俠小說,很多小說家已經根據華凱所描述世界背景,開始創作一些武俠類小說,這些小說以各種形式傳到了秦國與楚國,受到了各城百姓的一致喜愛。
華凱也通過自己的小說,把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傳遞給更多的人,大家也都拿華凱與孔至圣相比,華凱如今已經有超越孔至圣的趨勢,成為千古第一圣人。
而小說家這幾十年已經成為天下第一學派,就連儒家影響力也不比小說家,二十多名巨子的產生,百家學院小說家一家獨大,其他學派不敢與之爭鋒。
尤其是報紙的興起,大家更喜歡看那些有意思的新聞與故事,其他學派的什么哲學理念普通百姓可不愛看,華夏國的文化值因此一直處于快速增長中。
華凱與華承民在【家族秘境空間】聊了兩個小時,華凱考了華承民最近的學習情況,認真查看了他新的見聞與感想,華承民考慮問題的角度大多是最底層的平民百姓,對于貴族階級天生有一種憎惡感。
“兒子,你這樣是不對的。世家能夠擁有如今的實力與特權,那也是他們的祖先一點點努力爭取而來的。
你心思單純希望天下百姓都擁有公平的權力,這個想法原本就是錯的,絕對的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給沒有意志的貧民靈藥,他們服用了沒有太大意義,而筑基境使用靈丹實力得到提升,才能保衛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