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們想到蟲洞都是在太空的,但《環太平洋》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把蟲洞放到了海底。
當然,至于這個“蟲洞”是不是那個蟲洞,還是只搞了一個名頭,那就不一樣了。
按照《環太平洋》里的設定,故事的起源其實是在一個遙遠的星系中,這個星系里有一顆叫做“安狄”的星球,那里烏云密布、大地貧瘠、沒有河流只有巖層,大氣都是黃色的。
在那里的巖層中生活著一種外星人“先驅”。
“先驅”的身材非常高大,有3.6米左右,外表酷似水生昆蟲。
它們直立行走,有四條手臂,每條手臂上連著半透明的翅膀,骨骼長在體外,跟地球上的甲殼類生物一樣,也是類似幾丁質的骨骼成分。
它們擁有像異形女王一般的梭狀頭冠,渾身的外骨骼也像異形,不過它們的顏色更加艷麗,還有花里胡哨的翅膀。
并且它們也跟異形一樣分級別,同樣是頭冠和體型越大,級別就越高。
只不過跟異形生物只知道獵殺生命不一樣,它們非常聰明,是一種星際殖民生物,通過不斷侵占其他星球來繁衍生息。
并且它們還掌握著極高的制毒化學和超空間技術,可以通過建立“蟲洞”的方式將其他星球與本地進行橋接,從敵人內部滲透攻擊。
它們制造了一種體型龐大、渾身劇毒的生物兵器,作為入侵其他星球的部隊,就是“怪獸”,或者音譯的“開菊獸”。
“先驅”是制造開菊獸的工程師,開菊獸的dna來自于它們自己的基因,它們本身不含毒素,它們的基因可以通過制毒化學和生物突變技術克隆出形態各異的開菊獸。
“先驅”級別越高,克隆出來的開菊獸威力越大,毒性也越強。
至于它們用來入侵其他星球的“蟲洞”,其實更應該叫做“穿越口”。
由于它們所居住的安狄星資源被過度開采,土地貧瘠,迷霧漫布,大氣消靡,它們只能被迫像昆蟲一樣寄居在巖層之中,漸漸地它們看上了其他星系的生命星球。
既然自己手里攥著極為先進的生物技術與空間技術,為什么不進軍殖民其他星系,當“人上人”呢?
它們想明白之后,開始制定滲透計劃,打算從內至外攻破其他星系來繁衍生息,可是它們的滲透行動與常人腦中的間諜行動不同,它們幾乎不用間諜和臥底,而是直接通過自己極高的科技搭建蟲洞,將目標星球與安狄星強制性空間對接,然后輸送令人悚然的劇毒性怪獸進行平推。
即消滅了本土生物,又順便改造了環境。
這些怪獸是實打實的戰爭機器,而不是怪獸生命體,在它們的意念里只有任務與死亡,絕不存在什么被敵方馴化或者妥協的操作。
那就沒辦法,只能一方徹底滅亡才會罷休。
說起先驅與地球的淵源,那就不得不追溯到上古時期了。
在距今2.5億年的三疊紀時期,先驅們就看上了地球這塊風水寶地。
可惜當時的地球植被茂盛,大氣含氧量根本沒法讓開菊獸們生存,更別提什么殖民繁衍了,先驅索性就暫時放下了嘴邊的這塊肥肉。
好在兩邊的時間流速不同,先驅們只是等了一段“不太長”的時間,地球這邊就度過了幾億年,然后踏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
過度的工業文明發展超過了自然更新的速度,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急劇增高,達到了可支持怪獸生存的環境,第二次殖民任務開啟。
鬧了半天,《環太平洋》還是一個講保護環境的電影。
電影中,先驅就在挑戰者深淵開了一處“穿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