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里是要安裝大威力的魔法炮彈的,可那些炮彈還沒正式裝備,所以只是裝了超大口徑的炮彈先用著。
最開始的計劃就是把怪獸打出內傷,可壞了一條手臂,眼看計劃A失敗了,那就只能上計劃B。
而結果就是怪獸的血液污染大片地區。
當然,這已經很好了,至少不會像核彈一樣炸出一個大坑,然后把周邊地區也推平,還留下混合的核輻射。
至此,人類首次不用核彈干掉了怪獸,把破壞和污染降到了最小。
之所以最后用了大炸彈,美帝的說法是:為了做測試。
它可不會說打著打著“世界第一臺機甲”壞了。
是的,也是此戰之后,美帝拿下了這個世界第一的名頭。
也是這次戰斗,讓民眾們對機甲的接受度爆棚,凱瑟琳和塞爾吉奧成了大明星,經常上電視節目,而各國的機甲建造計劃也紛紛上馬。
順便成體系的作戰方案也開始討論。
怪獸在距離海岸線十幾公里的時候就會展開沖刺,所以機甲最好提前出動,必須阻止怪獸進入“死亡沖刺”范圍之內,否則無論哪一方,都會影響到沿海城市。
所以各國不僅要打造機甲,最好還要在關鍵地點建造沿海基地,并且每個基地都配備幾臺機甲。
它們并不是單獨作戰,最好可以覆蓋整個太平洋。
比如南美利馬基地和巴拿馬城基地覆蓋了整個南美地區,海參崴基地和東京基地負責遠東戰區,華夏這邊要負責整個西南太平洋,最好還兼顧一下東南亞和澳洲,因為土澳就一個孤零零的在南太平洋。
洛杉磯和安克雷奇基地可以覆蓋整個中北美地區,這些基地統一聽候總部的調遣,因此很多時候,都是兩臺甚至更多的并肩作戰。
至于這個總部要建哪,還在討論中。
機甲的主要任務按照主次分為三個。
首要任務是負責保衛基地所在的城市,之所以在這些地方修建基地,就是因為那些城市較為發達、人口密集的區域,怪獸也最容易襲擊。
機甲必須時刻保護城市不受怪獸的侵犯,比如電影里的暴風赤紅就是保衛崗地的。
次要任務是在不與第一個任務沖突的情況下,機甲之間要負責基地所在海域沿線的防御工作,沿線海域范圍比較廣、覆蓋面稍大一些,需要機甲離開近海深入遠海區建立防線。
通俗一點的說,就是值班,輪流換崗。
在不與前兩個任務沖突的情況下,基地之間也互通有無,一個戰區一般都是兩個基地負責,戰區內一旦出現開菊獸,可火速動員兩個基地的機甲力量合兵一處。
假如一個基地因前兩任務脫不開身,另一基地的機甲可以提前出動,在遠海區域攔截開菊獸,阻止怪獸威脅到近海安全。
目前能想到的就這些,以后遇到新問題還可以增加。
另外就是要建立機甲駕駛員學校,要從全世界尋找和培養機甲駕駛員。
這一次戰斗美帝也知道合適的駕駛員有多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