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海里邊的地形復雜,站在里邊小規模的移動打架還行,要是長距離奔襲,一不小心就可能爬到里邊,所以周樹的目的是上岸。
岸邊有馬路直通北邊的舊金山。
上了岸之后,暴風赤紅身上爆出一些水霧之后速度再次提升。
這一幕像極了戰斗機突破音障,實際上是上岸之后少了海水阻力,速度自然而然上來了。
至于那一瞬間的水霧,其實是離開海面少了海水補充,跑動帶風把最后一些水吹沒了。
只不過速度快是速度快,對公路的破壞也大,一腳踩上去就是路面崩碎,泥土翻飛。
好在速度是提上來了,背后的火箭推進就關掉了,節約推進劑。
本來這些推進器都是做瞬間推進的,比如讓機甲在戰斗中快速移動方位,或者來個炫酷的后空翻,可扛不住長途奔襲一直加速。
只是速度也就這樣了,看起來像EVA里邊對付“空使徒”的奔跑場景一樣,但暴風赤紅的陸地移動速度卻破不了音速,不可能產生真正的音障。
好在怪獸的游動速度也不是特別快,差不多跟暴風赤紅的移動速度持平。
但暴風赤紅的這種長距離的極速移動行為遭到了指揮中心的一致反對。
無它,巨型機甲根本就不能這么跑。
在研制巨型機甲的時候確實考慮過高速移動和長距離移動,并且也各自做的很好,但這兩個條件卻一直沒有放在一起考慮過,因為巨型機甲既沒有這個需求,同時也沒這個能力。
雖然幾十公里的路途對于一輛車,那么對于一輛自行車來說也不算什么,但是對于一臺八十米高,幾千噸重的機甲來說,那真是有點遠。
機甲的自重太大了,高速移動是損耗非常大的活動。
所以最后周樹被吵的沒辦法了,直接說道:“我是暴風赤紅的總設計師,是你們了解它的性能還是我了解它的性能?我說它可以它就是可以!”
“沒我懂的都閉嘴!”
眾人:“……”
媽的,不講武德!
通訊頻道里安靜了,周樹才靜下心來感受著暴風赤紅的一切,快速的朝舊金山跑去。
他之所以敢這么做,確實是因為了解暴風赤紅,而暴風赤紅也確實不能做長距離的高速奔襲,不過機甲不行,不是還有他這個駕駛員嘛。
他可不是正常的人類駕駛員,他個人的戰斗力比整臺機甲的戰斗力還要強。
最初他當總師的時候,屬性漲的“飛快”,但是時間長了之后吧,或許是重復工作太多了,屬性增長就陷入了停滯。
后來怪獸出現了,他又駕駛著機甲跟怪獸搏斗,打了架一架之后屬性就漲了,果然還是熟悉的套路。
可問題是就漲了0.01,而且就那么一次增長了,后期再打怪獸就都沒漲過。
其實他也知道,駕駛機甲打怪獸,他的運動量并不大。
嗯,僅對他本人來說。
于是他就開始考慮直接用強生命力場驅動暴風赤紅,讓暴風赤紅發揮出超規格的戰斗力,就當是提前適應非常精細加非常巨大的“戰斗形態”了。
這一試還真了不得,其他屬性先不說,強生命力場的增長速度倒是足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