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希摩斯具有修復被砍伐森林的特殊能力,之所以可以這樣,是因為它身上所攜帶的輻射具有很強的恢復作用,可以極快的促進植物的生長。
盡管外表酷似猛犸象,但貝希摩斯實際上與樹懶科的動物有著更近的親緣關系。
遠古時期在亞馬遜流域沉睡期間,當地出現了馬平瓦里野人、南美巨獺的傳說。
當周樹發現這玩意是一頭“保護者”的時候,就沒有了下狠手的心,不過他還是用強大的能量波動把對方叫了起來,讓對方去亞馬遜雨林里活動活動。
目前人類對亞馬遜雨林的破壞非常嚴重,盜采亂伐現象已使近78萬平方公里的亞馬孫雨林消失殆盡,面積差不多相當于某“國中哈士奇”國家。
一些環境學家提出保育雨林不單只有生物學上的動機,亦有其經濟動機。
若以可持續方式耕作水果、橡膠及木材,每1公頃的秘魯亞馬孫雨林價值約7000美元。
若以非持續性方式耕作商業木材,則值約1000美元。
若將林地改作牧草場,則只值150美元。
當然,這個假設被廣泛地質疑。
但更直觀的數據也有,那就是超過90個原住民部族于1900年代被殖民主義者摧毀,數百年來累積對雨林物種醫學價值的知識亦隨之散失。
環境學家所憂慮到的不單是森林遭破壞后對生物多樣性的損害,更憂慮到森林遭破壞后植物所釋出的碳元素可能會加速全球暖化。
根據數據顯示,亞馬孫地區每年遭到破壞的雨林面積達2萬3000平方公里。在過去30年中,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區的六分之一已遭到嚴重破壞。
如果亞馬孫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三分之一。
正好,周樹就把貝希摩斯趕到了亞馬遜,讓她“種樹”去了。
種樹這玩意,也算是刻在周樹DNA里的一個東西,貝希摩斯的存在讓他相當感興趣。
等把亞馬遜補齊了,他就要趕著貝希摩斯去全世界溜達,去把其他適合生長森林但遭到破壞的地方都恢復了。
做完這件事,周樹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屬性竟然有增長了,還是全屬性增長了0.01!
好家伙,到了他這一步,想要增長屬性就得干這個了嗎?
是要恢復自然環境呢,還是把所有的泰坦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于是他興致勃勃的看下一頭怪獸,發現排名上寫著魔斯拉!
這……魔斯拉都還沒孵化呢,連幼蟲都不是,這就上榜了?
而且還不是墊底的那種。
好吧,不愧是按照能量強度排列的。
再往前找,終于又是一頭“毀滅者”,安胡盧克。
這是來自美洲印第安神話中的怪物。
安胡盧克是俄勒岡州卡拉普雅族神話中的一種生物,通常與溺水、疾病和霧聯系在一起。
它身上有幾處毛茸茸的斑點,頭上有一對角,腿上沒有毛,身體類似于傳統的西方龍。
卡拉普雅族發現安胡盧克住在一個湖里,最初,安胡盧克想要住在阿特法利提平原,但由于它淹了周圍的一切,所以不得不離開該地區。
所以基本上就可以說,它在哪,湖就在哪!
它被發現于毛子的曼普普納巖石群沉睡,至于斯睡那,估計是那里地勢高,不怕淹沒。
為了監視它,帝王組織在那里的濕地沼澤旁邊設立了66號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