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隔著看似朦朧的一排排桃花,謝令姜突如其來的問好叫這兩個娘子都有些驚詫不已了!
桓玉霞是駙馬都尉大將軍桓溫的掌上明珠,比之長女桓伯子尤有甚之,從小就養了嬌矜無比的性格,何曾想到有人居然敢當面這樣警告的同她說話?
“你是誰呀?是什么人?從未見過你,居然這般放肆?竟敢在本宮面前這樣說話?連行禮都不知道的嗎?你們家就是這樣,教你規矩的?”
桓玉霞私底下都是自稱本宮,因著她一出生就差點被先帝封為了縣公主,但最后不過是她長姐桓伯子得了郡主封號,不能逾越過去,但是都說今上有意為這個表妹賜封公主封號的。
他們世家之女打小就知道禮儀規矩,至于這些門閥體系,身份派別,更是清清楚楚的,像這種輕視旁人門第的話語,簡直是最大的羞辱不成了。
一時之間左右的這些娘子們都竊竊私語起來,看來并非外頭所傳的那樣說長公主府同大將軍與謝氏交好,大將軍的掌上明珠對待這好不容易出現的謝氏娘子,這樣的態度,可見一斑了!
謝令姜不咸不淡,不卑不亢的開口:“娘子自稱本宮,小女敢問娘子是哪位公主殿下?還是郡主殿下?”
“令姜恐是記憶疏漏,孤陋寡聞,不曾知曉。”
“而娘子不知我謝令姜情有可原,小女深居閨中,不為外人所知,是為守禮。”
“《禮記·大學》曰: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我謝氏家族三代均忠心護主,曾祖父謝衡以儒學知名,官至國子祭酒,伯祖父被歸入“中朝名士”和“江左八達”。此乃仁義。”
“小女祖父謝裒為丹陽尹,堂伯父為江左名士之首,護一方安寧,此乃信。我阿耶為安西大將軍,我二叔父鞠躬盡瘁而死,我四叔是當朝名將,五叔六叔鎮守四方,此乃忠。我三叔守在祖父母和伯祖父膝下,領著我兄弟數人守謝氏家族,此乃孝。忠孝仁義信,乃我謝家門風,桓娘子今日目中無人,謝令姜便斗膽問你一句,你今日以什么身份說出這樣的言論來呢?”
一席話,滿座皆驚。
這人怎么如此善辯?比阿耶帳下的那些謀士還要厲害,桓玉霞囁嚅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臉憋得通紅,著急的抓著衡陽郡主的胳膊,可衡陽郡主也不敢再說話了。她們都沒見過如此牙尖嘴利之人,實在是超乎她們的想象了。
不遠處,忽然響起了掌聲,謝令姜一抬頭竟瞧見會稽王世子司馬道生正笑著鼓掌而來,身后是會稽王司馬昱同大將軍桓溫,還有阿耶。
王氏娘子王孟姜,頗為惶恐,聞謝令姜的話,心中大定,感激不已。
“謝氏長女謝令姜,風華氣度人自華。好一個謝氏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