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姜秦卻更在意另一點:“公子傒當年是與太子有惡才被遷至邊地,他怎么會幫政兒他們?”
申越道:“如今朝堂上被羋姓一族把持,宗族之中也唯有公子傒的身份能與陽泉君相抗。大王召公子傒回來,除了思念長子,也不是沒有令二人互相制衡的意思。”
姜秦卻總覺得哪里不對勁,道:“大王的初衷是好,但以公子傒當年能當中拔劍刺殺的性子,實在不像是能體會上意的。”
申越笑道:“人都是會成長的嗎,公子傒戍邊多年,還不能有所長進嗎?”
入宮之后。
雖然秦王早就聽說延承父志,造出紙筆的人是個弱齡女子,但在看到姜秦本人的時候,還是令他十分驚訝。
秦王問:“你就是姜氏女?寡人見你如今也不過豆蔻之齡,十年前的事情你可還記得?除了長平之戰的事情,你阿父可還曾說過什么?”
秦王問的倒是很直接。如當年的平原君一樣,他們都想知道阿父是不是還預測了其他事情。關于這一點,這些年姜秦早已經完善了一套成體系的瞎話。
此時也是信口拈來。
“幼年時只記得阿父每日歸來都會與我說會兒話。阿父出事前幾個月,曾感嘆天命落于大秦。我問阿父那為什么我們不離開趙國去秦國?但阿父說我們還有未完的使命。后來阿父預測到長平之戰趙國兵士的禍事,雖知無力改變,但因不忍其中的故交枉死,所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阿父未讀過書,不識字。他說讀書習字成本太高,唯貴族富戶能負擔得起。他以低廉之成本造紙造筆,就是希望有一日,天下黎庶都能有識文斷字,知禮儀明榮辱。”
秦王聽了連連感嘆,“竟有如此奇人,哎,若非時運不濟,堪為大家啊!”又在心里思量,長平之戰前幾個月推斷出的天命落于大秦,按照時間推斷,那時候正是嬴政出生的時候。再加上他想起先王臨終前曾夢到嬴政。兩廂結合無一不在說明,帶領秦國一統天下的天命之子就是嬴政。
秦王心中更加堅定了決心。
秦王對姜秦所說的她阿父的預言深信不已。追謚他為太師,命姜秦入宮為女官,但姜秦直言自己還有一母需要照料。秦王便特賜她可以自由出入王宮。
雖說看起來姜秦似乎得了很大的恩典。但太師一職本就是主管祭祀的虛銜,阿父又早已去世多年,所以只是名義上好聽罷了。唯一的好處就是姜秦和阿母因為這個虛銜也算是躋身士人了。
而姜秦入宮,雖說是女官,但到底還是為奴為婢,并非姜秦所愿。但她們要在秦國生活下去,那王命自然不可違。
好在秦王還算仁義,把姜秦安排在了趙姬身邊,而不是聽從華陽夫人的,把姜秦分派給她。
十余日后,在呂不韋和嬴異人的一唱一和中,平原君簽下了割城盟約,以求秦國不聯燕攻趙。
但實際聯燕之事本就是無稽,平原君回趙之后才知道自己中了計。趙王責怪平原君簽訂辱國條約,當朝就要毀約罷相。氣得平原君當場吐血暴斃。
姜秦知道這件事后,當天便出宮,親自告知了阿母,這件事情。兩人毫不避諱的大肆慶賀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