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去,化作樹葉在柴房外曬了一夜月光的李邇安隨風飄回姜小五的房間,變回了人形。
一早,姜瑾旬讓自己的兩個女兒端了三碗粥來,給姜瑾年他們。隔著門房還能聽見張翠芬罵罵咧咧的聲音。
說著家里沒有多少余糧了,姜瑾旬還要充大頭,把粥熬著這么濃。
姜瑾年有些尷尬,李邇安卻道:“吃吧,出了村子后這幾十里路可沒有地方找吃得了。”
老太太也勸,道:“瑾年啊,吃吧。你不用不好意思。不說你阿爸給你留的房子一直被他們占著。單說那些年你寄了那么多錢和票回來,我一個老婆子才能吃多少?還不都是老大家的存起來了?老大家現在日子還沒那么難過。她是怕老大再給我們備干糧,所以才先鬧了起來。
吃吧,吃吧,邇安也吃。”
說著還摸索著自己的碗,要給李邇安再勻一些。
李邇安連忙攔下,道:“阿嬸,我胃口一向小,也不愛喝粥。你多吃點,養好了身子,到時候咱們去了申海沒準都不用去醫院看病了呢。”
李邇安說著還把自己的粥分給了老太太和姜瑾年。
姜瑾年是知道李邇安不用吃人類的食物的,所以也沒有阻攔。也知道李邇安跟老太太說,讓她多吃點,以后不用去醫院不是虛話。
李邇安昨夜已經跟他說了,那果子的作用已經在修復老太太的臟腑了。只是她常年營養不良是需要慢慢食補調養的。
便也勸著老太太多吃些。
但老太太自己并不知道。雖然也覺得身體輕松了些,但只當是終于再見到二兒子了,心情愉快的原因。
她雖然答應了去申海,但也是因為心疼小兒子每天為了她一口吃的來回奔波。自己走了,小兒子也能輕松些。
老太太從沒想過要去大醫院看病,她不想浪費二兒子的錢,所以此時聽了李邇安的話,便順勢道:“不用去醫院啦,阿媽現在感覺好多了,什么病都沒有。你把錢存起來,以后跟邇安好好過日子就行。”
三人各自抱著想法,倒是一時達成了統一。好好吃飯,不去醫院......
姜瑾年他們走的時候,幾個兄弟都借故躲了出去。
倒是姜瑾旬的大女兒淑芳因為早上來送過一次粥,跟老太太說了幾句話,在眾人走的時候,來送了一段路。還給老太太塞了半個玉米面餅。
一路上,姜瑾年背著腿腳不便的老太太。李邇安怕他勞累,便再入山后人跡罕至的地方催眠了老太太。然后帶著兩人一路瞬移。
直到買了車票上了車,才解開催眠。跟老太太聊聊周圍的見聞。
老太太也是第一次出遠門,心里難免緊張。但有李邇安在一旁插科打諢著聊天,很快也放松了下來。
到了申海,姜瑾年在熟人的介紹下很快就租到了合適的房子。
姜瑾年開始按部就班的去圖書館上班。
李邇安找時間去申報了一下自己的身份,為了避免麻煩,她給自己挑了個戰爭孤兒的身份。沒有親族,孑然一身。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孤兒很多。有些跟著遠方親戚,有些被人領養,有些住進了福利院,也有些孑然一身四處流浪。
李邇安給自己選的就是最后一種。
以自己要跟姜瑾年結婚了,才知道自己是黑戶為由,去登記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