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這兩年各項生理功能開始衰退,即便有李邇安幫著調養,但也終將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因為老太太思鄉情切,李邇安在處理完公司的事情后,便跟姜瑾年商量著送老太太回鄉讀過最后的時間。
李邇安捐了大筆的錢給村里修路,所以很快能便以姜瑾年的名義在黎岙重新批下了一塊宅基地,花了兩個月時間速建了一座小四合院,兩人便陪著老太太回到了家鄉。
老太太回鄉的這段時間兒孫環繞,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終歸是讓她在一派和樂中渡過了她最后的時光。
送走老太太后,因為姜瑾年在申海那邊的工作還沒結束,李邇安也不適應在黎岙的生活。所以夫婦二人還是決定要回申海去的。
這些年因為李邇安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村里和族里不少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她的公司上班。
李邇安雖然沒有留下任何一個人在自己的公司,但也算遵照姜瑾年當初和他們的約定。能安排繼續讀書的,就資助他們繼續讀書。
不愿意讀書的,就幫他們另謀出路。
所以在得知李邇安居然不開公司準備退休了之后,村里的人反應竟比范昌華還大。竟然擺出一副李邇安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的模樣。
一個個的明里暗里的指責李邇安,言語間還說起她是因為沒有后代所以才會這樣一副光棍的行事做派。直到姜瑾年和眾人大吵了一架,幾乎鬧到決裂的地步。
李邇安臨走前和所有人說:“以前幫你們僅僅只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不希望你們鬧到她面前去,讓她不高興。現在......既然都不識好歹,以后就各顧各的吧?我跟瑾年可從來沒受過你們的恩惠,也不欠你們的。”
事后,李邇安不僅停了所有上了大學的學生的資助,也在回到申海后傳出話,跟那些曾經看在她面子上安排在各公司單位上班,或者開店做買賣的人全部劃清界限。
姜瑾年知道后,沒有說別的,只是勸她不要因為那些人生氣。
李邇安卻笑笑,道:“我才不會跟他們生氣。我只是覺得也該讓他們知道一下他們當年對你做的那些事情,我可沒忘呢。
生米恩,斗米仇。我跟他們客客氣氣的,他們到把我當個泥菩薩了,以為想怎么擺弄怎么擺弄?
何況,我也算仁至義盡了。有我這些年的扶持,有本事的自己怎么也能撐起來了。沒本事的,就安安分分的回去啃老本,也不至于餓死。
至于那些還在讀書,現在義務教育已經開始推行了。能讀到高中的,我會繼續幫他們念下去。至于高考之后......你當年也是半工半讀的,那時候的工讀環境可沒有現在好。”
姜瑾年道:“我知道你心里都有成算,這幾年他們確實太過分依賴你了。如今找個由頭結束這一切,對他們來說也未必是壞事。畢竟誰也不能幫誰一輩子,總要自己鼎立起門戶才行。”
李邇安點了點頭,道:“說起自己鼎立門戶,子侄輩中只有中余真的是靠著自己一步步在走......”
姜瑾年笑了下,道:“那孩子當年忽然開始奮發讀書,成績也一直在進步,我也還以為他肯定也是要上大學的。卻沒想到在聽說了昌華的事情后,竟斷然決定輟學,要出去跑業務。氣得瑾生好幾天都吃不下飯。”
李邇安道:“他那一輩里,念書念到高二了的,也就他那么一個,所有人都盼著他能跟你當年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