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岙的河連著鎮上的虹河,一直灌入海中。
坐船比坐車繞著山路轉來轉去要快許多,不一會兒穿過山谷,便能看見黎岙旁邊的小村莊。
村口河道有些窄,此時橫著另一艘船,正抽著河水給農田灌溉。
姜瑾生站到船頭打著招呼,“老夏哥,挪一下船,讓我過一下。”
船上正蓋著草帽打盹的夏季壽掀了帽子,還沒回頭便道:“阿生今天怎么這么早回來了?魚賣完了?”
說著轉身看見船上的姜中余,道:“呦,原來是家里的后生仔回來了。”
說著拉停了抽水機,并將船身豎了過來。
姜中余坐在船尾,叫了聲:“夏阿伯。”
便跟父親繼續劃船往自己村里去。
順水一撐竿,船便飄出很遠。
遙遙的聽見后邊傳來有姑娘叫著:“阿爸,吃飯啦!”的聲音,姜中余鬼使神差般的回頭去看。
姑娘穿著藍色飄帶襯衣,配著黑色西褲,和村里其他人得打扮很不一樣。帶著草帽,帽檐很寬,看不見臉。但伸著往船上遞飯盒的胳膊卻白的好象會發光。
姜中余在后面失了神。手中的竹竿忘了動作,船便在河中心打了個轉。姜瑾生不解的回頭看去。便聽大兒子問:“阿爸,那個姑娘是夏叔的女兒還是兒媳婦兒?”
姜瑾生道:“你忘了,夏老三家就三個女兒,哪兒來的兒媳婦......”他看向后面,小姑娘送完飯,正在河岸邊摘毛豆。他忽然聰明了一回。
道:“你看上那姑娘了?”
姜中余沒否認,滿臉笑意道:“嗯,聲音好聽,皮膚也白。”
姜瑾生嘆了口氣。
姜中余便有些緊張道:“她嫁人了?”
“那倒沒有,只是如果是看上她的話,你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吧。聽人說夏老三家的這個大姑娘,心氣高的很,說絕對不嫁給村里的人。”
說完又想起什么,補充了一句,道:“脾氣也不怎么好。夏老三是四里八鄉第一個買回脫谷機的人,這周圍七八個村的人家里種的地都指著他家的脫谷機,后來他又買了船和抽水機。一年到頭就沒有他不掙錢的時候。所以夏老三很早就是村里的萬元戶了。
當初我準備包這條河得時候錢不夠,你大伯他們都不湊手,就是跟夏老三借的錢。當時還在你還在讀書。
所以不知道,來咱家送錢簽字據的就是這夏笛。利息定得又不低,還要求得答應每天給她家一條魚吃......一年就得給出去三百多條魚呢......這么鬼精得小丫頭,要是嫁到咱家,你媽可對付不了。有一個何媚就夠她苦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