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芙易容后和楊逍離開了峨嵋派,如他們所承諾的那般,兩人攜手退隱江湖,此那之后江湖中便再也沒有這二人的消息。
方艷青則在紀曉芙走后不久便對外宣布她因病過世。還找了具和她身量差不多卻十分消瘦的尸體,易容后讓眾人見了最后一面,然后火化,從此瞞天過海。
紀曉芙和楊逍一同離開的事情,除了方艷青便無人知曉,就連峨嵋派的其他人都只知道紀曉芙因病過世。丁敏君素來和她不對付,但見了‘紀曉芙最后的遺容’,卻哭的比誰都傷心。
還問方艷青,替她抱不平,道:“紀師妹死前瘦成這樣,一定病得很重,師父怎么不讓我們這些師姐妹去照料她,還讓她在天音洞那種地方受苦?”
方艷青找回來的那具尸體是一具餓死的災民的尸體,看起來自然十分可憐可怖,不過倒也符合病死的狀態。
“她是因為上次出去救濟災民所以才不慎染上了疫病,此癥無藥可醫,就連我都不敢十分靠近。曉芙不想連累你們才自請到天音洞這無人之處度過最后的時間,又怎么會讓你們為了照顧她以身犯險。”
丁敏君好騙,聽了方艷青的說辭,絲毫沒有懷疑,又哭了一會兒,道:“早知道紀師妹這么短命,我當初就不跟她置氣爭執了。
難怪紀師妹的遺體告別,師父都不讓我們靠近,也沒滿頭七就匆匆火化了。
師父,俗家弟子不葬蘿峰,這次送紀師妹回漢陽老家的事情就交給我辦吧?”
方艷青看了一眼站在丁敏君身邊的劉希寧,他是見過當初成昆用別人的尸體金蟬脫殼現場的人,自看見那具易容的尸體之后,他的面色便有些過于平靜。
他性子溫和,不是那種見到同門死后能這般無動于衷的人。
方艷青知道,這個聰慧的徒弟大概猜到了什么。但是他并沒有私下問什么。
此時見師父看來,劉希寧附和道:“師父,讓我和敏妹一起送紀師妹回漢陽紀家安葬吧?”
方艷青想著這具無名女尸也是個苦命之人,若非她將她帶回來,恐怕也是橫尸街頭無處安葬的命運。這無名女尸既然替了紀曉芙的身份,那葬入紀家墳地,替她享后世香火祭拜,也算是了了二人之間的一段因果。便點頭贊同。
幾日后,送走了前來悼念的殷梨亭,丁敏君和劉希寧便護送‘紀曉芙的骨灰’回她祖籍漢陽歸葬紀家。
他們走后,方艷青自也有自己要忙的事情。
這些年,方艷青一直試圖在各地興起的抗元義軍中尋找能夠擔起大梁的人,但這些年民間義軍雖然此起彼伏,四處皆有爆發,但實在難成氣候。就連從中尋一二統帥之才也難。
這世界雖許多事情和她從前的認知不同,但朝代更替的年份和一些大事走向卻基本一致。
可歷史上明朝的建立是在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后世所說的1368年。
而現在才至元三年,距離歷史上朱元璋投入郭子興麾下都還要十六年。如今大明的開國皇帝還不知道在哪個地主家放牛。
方艷青原不想等這么久。畢竟多被蒙古人統治一日,中原百姓便多被殘殺一日。
在蒙古人的統治下漢人平民是不允許取名字的。
除了他們這些行走江湖的武林中人,和一些讀書人家。那些目不識丁的百姓子孫都只能以數字為名,以方便當地蒙古官員統治。
所以,其他的那些后世聞名的文臣武將更是難覓蹤跡。
方艷青不知道那些人現在到底叫個什么一二三四的名字。找了那么多年,也有些感覺到無力。
不過,除了尋找將帥甚至帝王之才,這些年各地義軍四起,其中也不乏有些方艷青的手段在。人才難得,但想要反抗的人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