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起,塵土飛揚,胡姬抬眼看去,只見一十七八歲的少年揚鞭打馬飛馳而過。胡姬一眼不錯的看著他,自心底一絲絲滲出喜意。
“姐姐?”喜媚的聲音拉回了胡姬的思緒,“李大人和殷夫人已經進城了,我們也快些進去吧?姐姐,怎么了?”
“喜媚,我看見他了。”
“他?剛才那個少年就是壽王?”
“嗯。”
“跟他上輩子長得不一樣呀,嘻嘻,現在長得好看多了,這才配得上姐姐。”
喜媚想到前世刑天那虎背熊腰憨頭憨腦的樣子,甚至后來連腦袋都沒有了,當時她是很不能理解姐姐為什么會喜歡那么一個人的。
如今壽王這英姿颯爽的樣子和姐姐站在一起才算匹配。
“不管長什么樣子,他就是他。”
“那我們還進城嗎?”
“進城。”
兩人一番交談,回轉神來,這才發現琵琶不知道那么時候跑了出去。胡姬和喜媚急忙下了去尋,就見琵琶正駐足在城外長亭,飄飄入神的聽著一少年撫琴。
一曲罷了,琵琶搖頭晃腦的點評,“如聞仙樂、繞梁三日,但我覺得,此曲若用琵琶彈奏,更顯氣勢。”
少年抬眉淺笑,“姑娘也懂樂理?誠如姑娘所說,這首曲子若用琵琶彈奏確實能夠更加相得益彰,不過我這前來朝歌并沒有帶琵琶,來日若有緣分,取了琵琶來彈奏一曲,再請姑娘點評。”
“不用等來日了,我就是琵......唔.......”
琵琶聽曲聽得上頭,正準備變回原形配合著這少年彈奏一曲,便被喜媚撲上前去捂住了嘴。
伯邑考見喜媚舉止迅猛,以為她是要
周芷若說張無忌他們去毫州是為了說服明教所屬的義軍加入韓宋義軍,方艷青對此卻并不樂觀。
不說歷史上的朱元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只就方艷青當年所見過的那人,他就不是一個能久居人下的。
不過,如今義軍氣候已成,不管是她還是明教的那些掌棋使,對軍隊的影響都會越來越小。而且正如方艷青之前對劉福通所說的那樣,一個政權絕對不能有兩個做決定的人。
劉福通手下如今的主要大將都是方艷青當年所率的各義軍首領,他們雖在她的首肯,歸入劉福通旗下,且也對他忠心耿耿,但這些年,因方艷青這個舊主也在軍中,即便她從來不參與決策,但這些人,甚至包括劉福通本人,凡遇到大事總還是要問一問她的意見。
前幾年,眾人處于生死搏殺之中,有方艷青這樣的絕頂高手坐鎮,多少能讓在前線拼殺的將士們多幾分安全感。
可一旦形勢趨于平靜,方艷青的存在便如‘太上皇’一般,難免礙眼。
正是看的明白這一點,所以方艷青才會在一切還未到來之前,提前脫離軍中。這是為了讓韓宋義軍的凝聚力更深,也是為了讓峨嵋派能夠盡早順利脫離權力中心,回歸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