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道“當年的攝政王和仁宣皇帝不過是繼承了武皇后的部分遺志。據傳武皇后留下二十枚錦囊,定下陳朝百年國策。然,攝政王和仁宣皇帝陸續離世后,能推行此策敢推行此策的人,便沒有了。”
小姑娘不解“還有什么事情是今上也不敢的嗎”
老夫人道“老南辰王妃離世前,讓世子將兩枚各自燒了一半的錦囊送回了漼家。錦囊中的紙條也殘缺不全,其中一個是講男女平等,令女子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權利。
老南辰王燒毀最后兩個錦囊的時候,正是先榮恩長公主和今長爭權之時。
先榮恩長公主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又素有賢明,頗有當年武皇后遺風。然而彼時朝中眾臣,卻只因長公主是女子,而選擇了平庸的今上今上不敢,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曾不如一個女子,他不會再讓其他女子凌駕與他之上。”
小姑娘斟酌著,道“或許那些人選今上,就是因為他足夠平庸”
老夫人對小姑娘的話十分贊同,欣慰的點了點頭,道“這就是另一個錦囊上的所指出的問題。即便開恩科擢寒門,但天下之書八成都在世家貴族手中。寒門子弟除了極少數天縱英才又有機遇的,竭盡一生所能接觸到的資源還不如世家大族家守門的門房。
那時老王爺年邁病重,無力朝堂之事。
何況百年亂世,世家門閥林立,即便武皇后在時便已著手打壓,但她走后,權利還是不可避免的到了那些人手中。仁宣皇帝受武皇后親自教養,手段強硬,又英明果決不受外物影響,所以他們只能將主意打在繼任者的頭上。
當年若榮恩公主上位,此兩策終有一日能達成”
小姑娘不以為意,道“這樣翻天覆地之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說到底還是榮恩公主能力不足,若她真有武皇后的能力,就算今上有世家支持,也能顛覆乾坤。”
老太太明明對榮恩公主推崇備至,但此時小姑娘的語義不敬卻未讓她生氣,反倒暢快的笑了起來。
道“鳳凰非梧桐無不落,因武皇后閨名中帶有梧字,漼氏祖居遍植梧桐。只是當年武皇后天不假年,只臨朝四年又九個月,便崩逝于宮中。
以當年的形勢,皇后不欲令我進宮,怕被形勢所逼最終步了高氏和戚氏的后塵,又擔心族中有人陽奉陰違。為保漼家長久,便留下遺命,指明我朝期間漼氏女兒不入后宮為妃。但如意天資聰慧命格不凡不該碌碌一生。你是姓武,不是漼家的女兒。曾祖母希望你能進宮,重現武皇后當年風光,不你要比她更進一步。如意,曾祖母問你,你能做到嗎”
武如意目光堅定,“如意必能如曾祖母心意”
次年,武家次女因容止美,受召入宮,封五品才人,賜名媚。,,